污水处理行业
投资方式
污水处理行业的经营模式的选择取决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等多种因素。目前,污水处理业的投资模式主要有5种:
1、以包括市级、州级和国家级的水务公用事业单位构成的模式。该模式的投资主体是国家以及下级的机关单位,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由政府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此种模式追求的主要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高额的投资费用往往使政府的财政支出变得紧张。
2、由具有跨区域性的组织进行管理的的法人化的公用事业单位模式。运营者是公共有限公司,董事会或市政部门拥有基础设施,其融资方式也是通过政府直接由财政拨款,政府承担的风险也大,收益期限较长。
3、包含各种公司合作关系,这种模式也被称为“法国模式”。法国模式,也即水务租赁与特许经营或授权私营管理,基础设施主要是由政府融资、投资、建设,然后把运营部门外包,水价由市政府与私人运营商共同确定,水费由私人运营商负责收取。这种方式运营商承担部分所需的资本投资,由于收入直接来源于消费者,运营商还承担财政和商业风险。尽管如此,法国的这种模式还是使得大部分供水设施质量提高、服务覆盖范围扩大、水价降低等。
4、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实行的完全私有化模式。污水处理设施由私营公司进行管理,政府授权由名为“水务办公室”的政府机构负责对私营公司进行经济监督。此模式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因此需要有一个严格的监督机制。
5、公有水务有限公司,该模式的主要代表是荷兰。即污水处理事业遵循公司法组建有限公司,但同时股权所有者是地方政府、省政府,少数情况下还有代表中央政府的机构的模式。在财务方面,公有水务公司实施有限分红制,表明这些股东需先保证水的供应以及污水处理的有效程度,而不是收回投资资本。另外,低投资股权比率意味着股东责任的低承受度,避免了投资的风险。这种运营模式开启了直接从金融市场获取长期和短期投资的大门,避免了垄断地位职权的滥用,且通过各参与方的制约和平衡,保证了该模式平稳有效地应用。
在污水处理行业中,BOT(建设——运营——转移)模式被广泛地应用,
在我国又称为“特许权融资方式”,具有民营化、全额投资、特许期和垄断经营的四个基本特征。BOT投资模式通过使基础设施商业化和私营化,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效率。以BOT模式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等基础建设设施进行投资为他们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了一个长期的、具有稳定可靠投资回报的投资方式。
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项目模式
在污水处理行业中,BOT模式是最常用的,使用率达到了50%。以BOT模式投资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是一个长期、稳健的投资方式;但是在运作过程中,从建造、运营直至移交整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这些风险涉及3大类:技术因素、财政因素以及政策因素。通常技术因素是最容易克服的,而财政上的风险尽管比较难以把握,但依然是可以掌握的;最不可琢磨的就是政策因素,政策上是否持续、稳定,是决定BOT模式投资项目能否双赢的关键。
研究方法
比较分析法:对于5种不同的污水处理行业的管理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各自的的特点、不同的投融资方
污水处理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