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唐朝诗词中女性服饰(裙装)的流行美.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唐朝诗词中女性服饰(裙装)的流行美
摘要:诗歌在唐朝空前繁荣,各种体裁的诗歌都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形式上的改造,进入了成熟期。从初唐时期诗歌的清丽委婉与高昂相互交织的音律,到盛唐宏大俊朗向上的气象,再到晚唐绮艳清丽幽约的细美等等风尚中,处处体现出服装绚丽多彩的风范。本文力求通过初唐、盛唐、中晚唐的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女性服饰来阐述其流行美,并探寻其流行的原因。
关键词:唐诗;女性服饰;妆饰美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076-02
唐代是中国民族大融合的鼎盛时期,唐代文化兼容并蓄,充分吸收各民族的精华,呈现出开放、包容、博大的特质,因此有唐一代也是中国服饰尤其是妇女服饰发展的一个巅峰期。而其每个时期的服饰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及流行样式,唐诗作为当时最为广泛使用的文学样式,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表现。
一、初唐时期:“清水出芙蓉”――清新典雅
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712)。初唐时期诗歌前期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创作宫廷化、贵族化,多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而这一时期的女性服饰沿袭隋朝,妇女日穿戴大都上身着襦、袄、衫、帔,下身束裙子,体现出一种
“清水出芙蓉”的清新自然之感。
初唐书法家及诗人虞世南奉隋炀帝命嘲司花女袁宝儿的诗: “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拘涮?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袁宝儿为长安所贡御车女,年方十五岁,娇憨多态。时洛阳献迎辇花,炀帝命袁宝儿持之,号曰司花女,讲的是此小女孩学画鸦黄时没学到家,画的鸦黄让人看着忍俊不禁,露出一副娇憨之态,炀帝因此命虞世南嘲袁宝儿娇憨之状。虽然是宫廷题材、应制之作,倒是也写出了当时的一种有别于流俗的风致,极尽天真烂漫之态。而沈?缙凇兑褂巍氛庋?描写: “南陌青丝骑,东邻红粉妆。管弦遥辨曲,罗绮暗闻香。”描写的是十五观花灯的情景,南边有一队队骑着马赏灯的,穿着飘逸的青丝衣。东边有一群群化着粉红妆的女孩,嘻嘻哈哈地边走边看着美丽的夜景。整体服饰描写典雅,虽清雅而不俗气,华丽而不显繁琐,犹如莺语带微芳。色彩浓烈中显着含蓄,行动中透露着淡淡的气味。另有“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长安古意》写到当时贵族妇女的妆饰之盛“:片片行云著蝉翼,纤纤初月上鸭黄。鸭黄粉白车上出,含娇含态情非一。此诗为卢照邻的代表作品,通过对舞女心思的描写,从侧面反映出长安人们对于情爱的渴望。女子们个个在额上用黄色涂成弯弯的月牙形的样式,与女子本身显露出来的娇羞之态相映成趣,煞是好看。
二、盛唐时期:“艳丽而奔放”――华彩乐章
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盛唐涌现出以李白、杜甫、王维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他们共同开辟了一个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的女性服饰变化较大,尤其是女裙,它不断由初唐的窄而短逐渐发展成既宽又长的样式,呈现出雍荣华贵、衣袂飘飘的美学效果。而其颜色以红、紫、黄、绿为多,女性多喜欢色彩浓艳的裙子,其中尤以红色受到女性的追崇,而红色裙子之中,以石榴裙在这一时期最为流行。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白居易的《琵琶

浅谈唐朝诗词中女性服饰(裙装)的流行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7-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