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农民致富路上
人才引进是手段,用好人才是目的。近几年来,贵州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平台搭建,引导人才向一线富集、向基层富集,其中的“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让人才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中大显身手。
农艺专家走出实验室
2016年11月28日清晨,大棚内雾气一片,吕平正给建档立卡的尹贵强、张明艳、罗占书等贫困农户讲解羊肚菌的栽培技术。在他指导下,贫困户们麻利地操作,将一盘盘菌种有序送至温室大棚内,开沟起垄,播种覆土,进行种植。
吕平是贵州省农委农产品质检中心高级农艺师,他多次调查走访,了解到白云区小山村、瓦窑村的贫困户们有致富积极性,却因缺乏专业农业知识,找不到适合的好项目。吕平团队决定引导当地种植经济价值高、周期短、见效快珍稀食用菌羊肚菌与冬荪。
“吕老师来到村里后,让我们改变传统种植理念,为村民致富增收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小山村支书张清友说。
吕平还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优势,组织带领6个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对白云区5个乡镇及农业园区土壤取样检测,通过引导实施科学配方施肥,降低种植成本。
万名专家“联帮带”
2016年初,贵州组织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万名农业专家组建成80多支农业特色专家团队,分赴省内各地?椭?研究贫困村资源环境状况、把脉存在问题、加强技术指导,为当地产业脱贫找准脱贫路、谋好脱贫策。
贵州师范大学黄凯丰教授根据田间试验编制了《水生蔬菜的节水栽培技术》,突破水生蔬菜必须在水田种植的限制,实现了“水―旱轮作”,研究成果已在红湖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示范推广,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
贵阳市白云区沙文科技副镇长毛远湖带领蒙台村发展食用菌种植,将食用菌作为村集体新的支柱产业。村合作社与贵州春辉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贫困农户以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建设大棚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使55名贫
把论文写在农民致富路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