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从感恩开始
摘要: 中小学传统德育主要依赖课程教学,观念保守、方法单一,重成绩轻思想,重理论轻实践,实效性较差。鉴于此,文章认为加强德育应从感恩教育开始,教育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祖国,通过各种感恩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 德育感恩教育中小学
传统德育中,人被理解为是抽象的“现成”存在物,是一种摆在眼前的,可以用理性的、概念的方式来静观的对象。其实,这个概念本身就太过于抽象。基于这一理念,中小学传统德育观念保守陈旧,重成绩轻思想,重理论轻实践,方法单一,主要依赖课程教学。而传统德育课本内容则存在“旧、大、空”的现象,不能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特征,而落后于潮流,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仅仅成为存在的一种形式。相反,美国人每逢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都要隆重庆祝一番,全家人在丰盛大餐面前,进行祈祷和感恩。这时,每个人都会怀着感激之情细说他们感恩的事、感谢的人。现在,在许多美国人的心目中,感恩节甚至是比圣诞节还要重要的节日。
实际上,感恩的心在平时就足以培养和流露。不管你在什么场合,请让“谢谢你”、“非常感谢”等不绝于耳。因为看似简单的一声“谢谢”,不仅使世界上的另一些人感到快乐,而且能使自己心情舒畅。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待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事情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
……
一、加强德育,就从感恩教育开始
感恩教育又有多大魅力呢?我们来看一下教育家哈尔?厄本曾经做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不准抱怨。对这项实验任务,学生的第一个反应便是一阵抱怨。他们接着讨论了一些具体的事宜。他的第一个要求是,即使他们在第一个小时里便违规发出抱怨,也不能停止实验。其实大多数学生在第一小时里就开始抱怨。假若不能在24小时里不发出抱怨,要至少在一天中尽量减少抱怨。接着,他建议学生在兜里揣张纸条,每次发觉自己在抱怨前便记个数。第二天,他要求学生们猜猜,多少人自昨天以来没有抱怨。他们都写下一个数字。在那个班的30名学生中,大家猜出的不抱怨的人数在6到12之间。而厄本猜出的数字是零,而且这个数字从来不会错。在过去18年里,这个实验反复搞,没有哪个学生能在24小时中一句也不抱怨的。这一实验最精彩的部分是接下来的讨论。他提了两个简单的问题:这项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你们从参加这项实验中学到了什么?大家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完全一致。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你想要我们知道我们多么容易抱怨。”正确。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通常是:“我懂了,其实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抱怨。我们的抱怨实在有点傻。”同样正确。不论学生们是否真的抱怨或者是否意识到自己在抱怨,他们都熟悉了两样事情:自己常常抱怨、自己抱怨的事情其实微不足道。以上这两项是这项实验的第一部分。紧接着展开了实验的第二部分。他给学生们一张表格,顶端写着:
“我感激,因为……”,下面是三栏,第一栏的标题是“事物”,要求学生在下面列出自己很高兴拥有的物品;第二栏的标题是“人物”,让学生列出自己赞赏的人物;第三栏的标题是“其他”,他们可以在这一栏列出不属于前两栏
道德教育,从感恩开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