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新征途
中国的民营企业正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挑战。过去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并且成为了全球中低端制造业的中心。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GDP总量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位。
过去30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消费资料的生产和服务及出口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对于现阶段的民营企业来说,同样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以及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原材料、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对中国企业来说,面临着怎样提高毛利率,提高竞争力和产品升级换代的问题,这对中国经济的挑战是全面的。现在是考验中国的民营企业进一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重要时刻。
我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以下八个问题。
第一,市场机会少了。过往25年,国民经济的增长模型基本是靠工业化、填补物质和服务的稀缺性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型,所以民营企业的发展很多都是靠抓住“稀缺性”机会成功发展起来的。当时很多行业都存在稀缺,民营企业通过填补稀缺,获得了自身的成长,也促进了经济发展。现在几乎每个行业都有人在做,填补型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第二,成本贵了。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国内包括原材料、能源、技术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价格都大幅上涨,中国制造的成本在上升。
第三,员工要求高了,正从单元的工资要求变成多元的生活质量和文化要求。原来我们的企业文化鼓励加班,现在员工群体在发生变化,沿海地区80后、90后的新一代员工不愿意加班,低价劳动力的红利已经用完。2010年所发生的富士康事件绝对不是偶然的,中国的劳动力群体诉求的确在发生变化。
第四,人民币升值压缩毛利率。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将会对以出口为主的民营企业利润造成影响,毛利率空间被压缩,出口也将会下降。
第五,民营企业的接班风险。经过近30年的发展,第一批民营企业家部分已经到了花甲之年,而民营企业的第二代能否承前启后继承事业,社会上有很多的问号。从全球私营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第二代成功接班的不到
10%,而中国尚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六,技术瓶颈。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发展路径要升级,技术从哪里来?尤其是未来的产业将由轻变重、由粗变精、由低变高,必然要求生产要素的配套升级。简单的生产线引进和中低端产品非常容易,但产业升级之路异常艰辛。日本企业发展的规律值得我们借鉴,其既没有市场也没有原料,靠工业门类的精细化发展而一直处于全球经济的前三强。技术升级需要众多门类的科研配套,国内没有完整的配套体系。
第七,社会舆论环境也在发生悄然的变化,挫伤了企业家的积极性。国内的舆论环境已经从原来的“攀富”,慢慢出现了“嫉富”和“仇富”,使得许多企业家产生了抱怨和不安全心理,也将不少资金做安全转移,动摇了企业继续发展的意志和决心。
第八,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印度、越南这些新兴市场发展非常快,在某些行业,给国内的民营企业带来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在一些门槛较低的简单生产制造领域。
一系列挑战之下,对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仍然有许多机会。中国企业具有了一定的工业技术和财务实力,大部分企业已经是上市公司,具备了很强的资金实力,这和十几
民企新征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