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作为文化批判的启蒙
〔论文关键词”启蒙文化批判实践新启蒙
[论文摘要”启蒙的作用主要是执行一种文化批判的功能,并在批判中实现人的生存方式的创造性的转换,从而促进全新的主体的生成。因此,启蒙的本质并不仅仅是建构,而且是对人之存在的一种持恒的批判活动。启蒙的这种批判的本性,就根植于人的实践创造的活动之中。从康德、霍克海致和阿多诺到福柯,他们对“什么是启蒙”的回答,正是对启蒙的这一本质的揭示,现代西方文明危机的实质在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分裂使启蒙理性丧失了其批利的维度,蜕化为单纯的技术理性。为此,必须通过重建主体性,在人的实践创造本性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启蒙。
从启蒙思想的发展来看,启蒙的作用主要是执行一种文化批判的功能。也就是通过文化的批判,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的转换,促进文化新种的生成,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开辟道路。现代西方文明就是通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中世纪西方文化的批判逐步生成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作为文化批判的启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但体现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而且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启蒙精神对人类文化持恒的批判,支撑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而这种作为文化批判的启蒙的动力,就植根于人类的实践创造本性之中。
一、什么是启蒙
就现代西方文明形成的过程来看,这是一个持续的文化批判的过程。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或者是宗教改革,都表现出对传统的一种激烈的批判。我认为,这种批判的内在根据就是“启蒙”。因此,对“什么是启蒙?”这一问题的探讨,就成为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探讨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课题。
“什么是启蒙?’’这是近代以来哲学一直在尽力回答的问题。从启蒙思想家到德国古典哲学家、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家到后现代主义哲学家,都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解答。在对这一问题的诸多理解中,我认为康德、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福柯所提出的三种不同的启蒙,代表了对启蒙精神的三种不同的理解方式。正是在这三种不同的理解之中,展示了启蒙精神的本质。
第一,启蒙是理性的自我澄明的过程。其典型的代表是康德。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而所谓的不成熟状态,并不是人缺乏理智,而是人缺乏自觉运用理智的能力,以致不敢独立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启蒙就是要人们勇于运用自己的理性,而且是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一方面,人只有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理性,才能避免对任何以往和现存的流行的看法、主流的价值或宗教信仰的非批判的态度,而是要追问其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只有在公开讨论的情况下,各种偏见、误解、假知识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因此康德认为,要有勇气运用人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对启蒙的这种理解隐含着两个前提:(1)人是理性的存在物;(2)人是自由的。人是理性的存在物,这是西方哲学立论的根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整个近代西方哲学,在借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消解世界的神学统一性的同时,以人为中心确立了世界的统一性,即世界与人是同构的,同是理性的存在。也正因如此,人是自由的。只要人能够真正运用自己的理性,就能够成为世界的主人。因此,康德强调指出,人
“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康德对于理性的理解与启蒙思想家不同。启蒙思想家是从文艺复兴以
浅论作为文化批判的启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