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
——曹集小学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我们学校在坚持“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的办学理念下,适时提出“释放潜能,挑战自我;抓住机遇,敢于争先”的口号,引领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内驱力,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拓进取的工作热情和勤奋好学的学习风气,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扬团队捆绑精神,形成合力。以此为契机,学校从管理的精细化作为切入口,以常规、细节和过程为抓手,不断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位,在办学条件艰难,设施设备简陋、师资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努力实践,学校的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走上了持续快速、科学健康的发展轨道。
一、管理的宗旨与理念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八个字的宗旨:规范科学,求真务实。在全体教职工中,我们一致达成共识:“办学要做到有章可循,管理要做到科学合理,作风要做到严谨踏实,策略要讲究低耗高效。”
二、管理的策略与目标
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做足三个字的文章,那就是在常规方面抓“好”,在细节方面从“严”,在过程方面求“实”。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兄弟校的关注帮助下,经过后六中学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办学内涵和管理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并
努力走上了健康而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三、管理的实践与反思
1、抓好常规是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提
抓好常规就是指常规管理要讲究规范性和科学性。只有管理行为科学而规范,管理工作才能扎实而有效。因此,抓好常规是开展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必备的前提。
(1)课程必须开齐开足,力求上好。
课程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改革。目前,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一般初中学校由于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如师资结构不合理,办学条件简陋,观念滞后等限制,在课程的管理上存在着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受各级各类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对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单一性(过分强调分数),导致了学科教学的畸形发展。
为此,我认为,抓学校课程的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到开齐开足,并力求上好。我校的主要做法是:在开学初进行课职务聘任时,要求同时担任主副科教学任务的老师,主副科跨年级交叉聘任,在30%津贴发放方案里,严格根据课时数的定额工作量操作,在学期考绩上严格按不同课程、不同课时的量和质进行考核,各学科周课时数严格按课程开设的标准分配,做到开齐开足,不任意增减,而且必须上好。我认为,副科不认真上,课堂教学松懈,课堂纪律松垮,作业马虎,甚至没有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养成不良习惯。不认真上的副科,实质是搞破坏。况且现在实行新课程,学科知识渗透性强,副科教学不到位也影响主科教学质量(如初三政治中考,
就有地理知识的考查内容),制约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开设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和发展方向的问题,来不得半点偏差和马虎,否则,就是对下一代人的不负责任,甚至可以讲是一种犯罪。在学科教学的课时安排上,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的标准执行。我认为有些
学科多加课时,要讲究课堂45分钟效益,就成为一句空话。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用一节半或两节课时间去完成,还讲什么45分钟的效益?这实质是培养了教师
抓好常规 抓严细节 抓实过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