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济南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是由【我是开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济南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不仅对医疗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对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作用与功能、服务模式、护理专业
人员素质、能力及工作范畴等诸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要求得到更
好的健康服务以获得较高水平的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促使护理服务
向高质量、多元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丰富了护理工
作内涵,促使护理工作要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整体观念出发,满足
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护理需求。随着临床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疑难
重症病人的诊断、治疗,复杂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护理
工作的技术含量,对护士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
求。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亿,%,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老龄人口慢性病
‰,这将大大增加老年护理和与老年有关的慢性疾病
护理的需求,同时相关的康复护理、社区护理的需求也在同比增加,
未来对高职层次专门化护理人才的需求将是长期的、稳定的和持续增
长的。
山东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和卫生需求大省,对高素质护理人员的
需求更是紧迫,另据省卫生厅的专项调查显示,全省60%医疗机构的
床护比低于卫生部规定的1:,最低的仅1:,这与当前现代临床:.
诊疗技术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相违背,据预计,
未来五年内,全国需要新增注册护士190万人,山东省也同样缺口巨
大,急需要通过加速护理人才培养步伐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随着
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护理、保健护理和社区护
理工作的要求和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级护理人才的需
求量相应增加。这些都为发展高职护理教育提供了广阔天地。
(二)建设基础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山东省济南卫生学
校,开办护理专业有58年的办学历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门护理
人才。如今,这些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大多已
成为单位骨干,其中1978届毕业生刘振华女士荣获第四十届南丁格
尔奖,成为护理界的骄傲。这些毕业生以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综合素
质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每年都有用人单位直接找到我校招聘护理人
才。学院先后被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为“承担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
才培养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在近两年山东省护理技能大赛中,
我校多次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首届山东省白衣天使风采大赛中,
我校毕业生活动前十名中的六名。
学院建有模拟岗位的护理实训中心和老年护理中心。包括护理实
验室15个,示教室4个,康复训练室2个,模拟病房3个,模拟ICU
病房2个,治疗室1个,准备室3个,护士站1个,形体训练房1个。
实训中心配有现代化的实训设备及模型,如高级成人护理模型、全功
能急救模型、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听诊触诊模型、进口心肺复苏机、:.
臀部肌肉注射模型、静脉注射训练及考核系统、计算机交互式急救训
练系统等以及与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岗位对接的有关设施设备。学生
在这里可以接受到真实化的模拟训练,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奠
定坚实基础。专业课实验开出率达100%。本专业有充足的公共课、
基础课实验场地和设备,实验课开出率为100%。
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担任本专业教学任务的63名任
课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3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
师2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
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料。学校图书馆藏书近15万册。其中本专
业藏书500种以上,1万多册,定有专业期刊200余种,另有中医药
古籍善本6765册,能充分满足本专业科研、教学的需要。
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学院现有省内外实习基地100个以上,大部
分分布在山东省及周边省份,另有北京、深圳等一些实力雄厚、国内
知名的大型综合医院,可完全满足我院学生实习需要。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思路
以全面提升护理专业服务济南及周边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
能力为核心,调整传统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建立与之配套的
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护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
设,拓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加强信息技术的应
用,建立完整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改革考评制度,深入
推进企业全程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建设。细化各项建设项目,制:.
定严谨的经费预算和管理措施,建立监督保障机制,严格按照预算编
制使用资金,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筹措配套资金,确保项目按时保
质完成。
(二)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
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等教育部重要文件精神,
对照山东省和济南教育和卫生“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按照学院
提出的把护理专业建设成骨干专业、品牌专业的发展规划,培养适应
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护理技术和现代服务理念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
人才。拓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把紧缺岗位方向做大,
把专业岗位需求方向做精。全面实行“五个对接,十个衔接”,强化
实践育人,推行“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方式。加强师资建设,打
造一支专兼职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双师型”教
学团队。建立完善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使毕业生就业率、
用人单位满意度在省内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通过积极建设,把护理
专业打造成骨干专业,建设成国内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
三、建设内容
(一)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护理职业和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护士职业资格标准,深化
学校里建“病房”,病房里设“课堂”,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
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强化职业技能,进一步完善早期接触临床
的“一贯式”(实训-见习-实习)人才培养模式。:.
1.“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护理专业学生从入学开
始接触临床,逐渐增加接触临床的时间,通过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
训、见习、实习,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感悟、职业意识、职业认同感、
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提高学生融入职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深度推进校企对接。主动联系
用人单位,深化合作育人。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
课程体系,共同修订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制定教
学监督评价体系,争取实现部分学生的“订单式”培养。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护理专业学
生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和“劳动技能鉴定证书”,实现“双证”
或“多证”毕业,提升就业竞争力。
,了解市场反馈信息,培养符合用人单
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设
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按区域经济、行业发展需求定期调整人
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与行业深度融合,提
高课程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及课程体系管
理监控制度。
,培养学生的诚信作风,
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以及敬业精神。始终坚持以德立人,把对学生的
职业素质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突出社会公德、伦理道德和职业
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在对驻济各级医疗
机构临床一线护士岗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聘请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
家和行业专家对护理专业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再由学校教
师与课程开发专家共同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
的专业课程体系。创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引领的课程
标准。
,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在两年内,
力争省级精品课程达到1~2门,市级精品课程达到2~3门,校级精
品课程达到3~4门。努力开发创建以优质核心课程为基础的高职护
理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5门优质核心课程,确保专业主干课
程达到优质核心课程标准。
(三)师资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加数量、调整结构,使各学
科的师资力量配置更加合理。
。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
人1—2名,学科带头人5名。从学校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本专业
人员中选拔部分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通过参
加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担省级教改及科研项目、主持专业课程开发与
教材编写、临床实践及培训等途径,使之成为具有广阔护理视野,在
护理行业有一定影响力,能把握护理专业发展方向,并对专业发展进
行总体规划和实施的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
2.“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力争选拔10名基础理论扎实、
教学能力较强、具有护理教学经历的教师作为专业“双师素质”骨干
教师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到国内高校或科研院所、高等级医
院进修访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能胜任课程建设与教学教改,主持
市级科(教)研课题。
。严格执行兼职教师试讲制、聘用制。为
保证护理教学质量,学校每年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要求兼职教师与
校内对应学科教师结对,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从教学医院具
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临床一线工作5年以上的医护人员中聘请兼职教
师,使专兼教师之比达到1:1,承担专业核心课程部分的课堂教学任
务;负责学生见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期间的现场指导和带教工作。
(四)教学资源建设
从教材开发、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教
学资源的建设。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实
践教学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训基地、全方位软件管理系统以及开放
式管理模式。在现有教学医院的基础上,力争新增5家紧密型或共享
型实训基地。加强对实训基地的管理,建立院、校师生反馈联络网。
。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鼓励各学科带头人、
骨干教师参编、自编教材,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发紧密结合护理实践的
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加强“院校联合”、“职业与专业融合”,充分
体现在校内实训环境、文化建设和设施改造的投入,使之更贴近医疗
机构的真实环境。建设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训基地。在现有基础上扩大护理实训基
地面积,完善重症监护多媒体控制系统、急救智能化教学系统、心理
咨询、老年护理(居家护理、临终关怀)、康复护理、社区护理等模
拟实训室。
(2)建立完善护理数字化资源库,初步建立教学和管理系统。
丰富以技能操作流程、技能影视录像为主的数字化实训资源库,通过
教学管理和考评软件管理实训全程运作记录、监测等,初步实现实训
室数字一体化系统。
(3)加强实训中心的制度建设和内涵管理。在建立健全实训管
理制度、指导教师值班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管
理模式。实训基地对学生实施全程开放,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根
据各自的学习进度及相关技能掌握情况,自主选择实训项目,及时进
行实践技能的强化训练。
。在现有教学医院的基础上,新增5家新型、
紧密型实训基地。发挥实习基地的优势,为专业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
临床实践“零距离”对接提供保障。进一步完善教学和实习管理制度,
编写实习标准,专人负责,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根据专业培养方
案修订实习大纲和《实习手册》,加强实习过程全程监控。建立院-:.
校师生反馈联络网,形成系统、完整、规范化的校外实习基地整体管
理模式。
(五)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改革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基于护理过程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
发。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
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
学方法。根据临床护理情境设计情景式教学。
,采用行
动导向、任务驱动、PBL等教学模式,借鉴情景式、剧本式等多种国
际上比较先进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选择恰当的教学
方法,特别是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开发教学课件。
。按照“展示病例→病例
分析→找出健康问题→选择护理措施→制订护理方案→实施方案→
观察、记录→分析评价”的护理工作流程组织实施。在校内护理实践
基地,模拟各种临床护理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认识工作
任务和培养职业能力。
(六)教学管理
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监测、评价和保
障体系,在院、系(部)二级管理的模式下,科学划分教学系统的部
门职能,充分发挥二级系(部)的管理职能,加强对教学环节的质量
控制,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将进一步建立
以在院教学管理部门领导下的,以系(部)为主体的期初、期中、期
末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师生交流会制度、学生评教制
度、专业教师之间相互评教制度等多项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按照教学运行过程及评估要求,
分别将教学资料分类建档管理,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
运行过程文档、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学生成绩、专业特色等各种资
料。
。对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四方
面考察评价:一是学业成绩;二是“双证率”、就业率;三是第三方
评价;四是跟踪毕业生前五年的发展状况。
(七)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鼓励教师承担
研究课题,定期组织专业学术讲座,同时建立科研激励机制。
、市、校级课题项目,使具有研究生学
历的骨干教师合计承担5~6项课题,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
10篇,力争有论文在SCI上发表。
~3次专业学术讲座,邀请知名行业专家或职教专
家进行讲座。
,提供资金和待遇保障,充分调动教职工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八)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以护理实训中心和老年护理中心为平台,扩大学校的社会服务功
能,承担各级护理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与民政等部门尝试开展养老
事业培训和实践工作,为相关校外人员提供专业护理知识培训,为周
边社区人群培训基本急救知识、专科护理知识,并提供卫生保健和健
康教育专题讲座。
。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考核为突
破口,充分发挥示范专业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引领作用、示范作用和辐
射作用。
、居家
护理、心理干预、临终关怀的专题讲座。
。
四、建设资金预算
为保障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的实现需投入一定的资金,主要用于
设备购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及现代化教学设施改善等方面,
具体预算安排见表1。
表一项目资金预算表
资金总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或行业投入学校自筹
建设内容
20122013比2012201320122013
小计小计小计合计
年年例%年年年年
合计65651301006565130303060320
50
:.
**********
建设小计141428141428661268
小计459459551028
**********
小计141428**********
五、改革举措
(一)关键问题
;
;
;
。
(二)采取的主要办法
(1)优化现有的校企合作专门机构,积极借鉴吸收相关院校好
的做法和经验,制定校企合作长效工作机制,为开展好校企合作提供
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2)与2-3家用人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共建关系,全面开展合作
育人、订单培养的专业建设模式,形成完整的校企合作培养体系并深
入实施。
(3)结合市场用人需求,针对个性化岗位要求,主动与企业对
接,扩大合作育人的范围,使合作育人的覆盖面逐年提高。
(1)围绕核心目标,达成全面共识。紧紧围绕“提升护理专业
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能力”这个核心,紧扣“六项目标、五个对接、
十个衔接”的要求,制定护理专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领会实质精神,
广泛宣传学习,做到人人知晓,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达成一致。
(2)根据护理专业建设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各项工作详细的
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必须体现专业建设精神,符合专业建设要求。
要勇于改革创新,要积极借鉴吸收。
(3)加强总体协调和督导,确保各项建设衔接有序,各项工作
落到实处,在整体上一脉相承,在局部上有亮点、有效果。
(1)引进人才,充实队伍。根据专业建设要求,积极引进完全
满足需要的专任教师,在数量上、结构上满足教学要求。
(2)加强培养,提升素质。对护理专业任课教师制定详细的专
业素质提高计划,通过学历提升、进修培训等,快速提升整体教学水
平。:.
(3)突出“双师”,强化技能。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突
出护理技能训练。一方面从医院聘请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加
强专职教师的护理技能培养,同时提高实验、实训指导教师的带教水
平。
(4)内部协作,整体提高。建立专业教师队伍长期性内部协作
机制,通过集体教研、集体备课、互相听课、传帮带等多种途径,形
成有凝聚力、战斗力、高能力的教师队伍。
(1)重视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院、系专业
管理模式的要求以及未来几年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强实验室建
设。实验室的数量、实验设备要确保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为强化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扩建、新建实验室,如基础护理实验
室、ICU实验室、形体训练实验室、护理站、模拟病房、涉外护理实
训室、心理咨询室等。添置实验设备,重视实验仪器、模型的不断更
新和维护。
(2)要根据现有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的师资力量和技术优势,
结合专业建设的需要,与相关医院建立相对稳定的业务联系。除现有
教学实习医院外,探索建立附属医院的可行性,向北京、上海等大城
市拓展实习基地,与企业合作建设社区服务机构。逐步建设与临床课
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相配套的护理临床教学设施,加强和完善附属医院
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发挥护理临床教学
功能。:.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
。为做好中央财政支
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的相关工作,推进我院护理专业建设,
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整体提高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
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学院成立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
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专业建设的组织申报、过程
建设、经费管理与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李海鹰
副组长:高强、肖磊军、董鲁培、申世红、黄祖洲、吕金凤、张
庆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由张庆同志兼任主任和项目负责人,
办公室成员由学院教务与教科研研、所属系部、办公室、组织人事、
财务审计、总务后勤等处室和纪委及监察室等负责人组成,并分别成
立专业建设组、资金管理组、审计监督组等。
,加强建设,深度挖掘推进院校合作办
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见效果、出成绩。
,由校内专业带头人为专业建设出
谋划策,提供市场、政策及行业信息,提高专业建设科学性和合理性。
,负责专业管理督导、教学方法改革
与推广、教学质量评价等。
,全面负责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工作。:.
(二)制度保障措施
,做
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方案落实、资金落实、奖惩落实。
、教学督导及教学检查、教师队
伍建设、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毕业
生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制度,使专业建设的各个项目及各个环节都有规
范的制度管理作支撑。
(三)经费保障措施
为确保专业建设有稳定的经费保障,在中央财政专项经费支持的
基础上学校筹措配套资金,用于专业建设,保障项目正常、顺利进行。
七、预期成效
(一)建成一流护理综合实训中心。按照与临床实际过程对接的
理念设计护理实训中心,使其成为功能齐全、设置合理、设备设施先
进完善、管理规范、教学科研一体化的仿真实训中心。
(二)建成一流教学团队。通过多种途径建成一支优秀的专业带
头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
比例达到90%以上,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培养一支教学能力一流、
科研能力突出、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
(三)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
合”的办学模式,建立与医院的密切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互利
共赢,加强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材建设、兼职教师比例、学生见:.
习实习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最
大限度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
(四)实现教学手段、管理手段现代化。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全
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通过搭建数字化校园平台,提升教学水平和
管理水平。
(五)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具体指标如下
(80分以上)≥20%;
2.“双证率”≥90%;
≥90%;
≥90%;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与临床一线专家共同制定课程
标准,优化教学体系。开发5门精品课程、4部校本教材。
(七)开展社会服务。建立定期为农村、社区、养老机构等开展
健康体检、保健知识宣传等活动的制度,开展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技能
培训工作,积极承担区域性技能比赛和资格认证考试。
八、建设进度与绩效考核
按照专业建设所涉及到的项目内容拟做如下进度安排和绩效考
核指标:(见表2)
:.
表2-1项目进度安排和绩效考核指标表
-
进度安排建设项目及内容负责人绩效考核指标
、,确保先
-2012年10训条件孙永超、进性
,配备
设备,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
,学科
;
;
师资队侯玉华、
%以
伍与服安昕、李
-2012年10上
务建设凤霞、徐
能力群等
和健康教育工作
制定侯玉华、
、
-、
、王教材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于英俊、
2011年11月孙永超、
,加大技能培养力度
-2012年10其他张庆霞、
月朱峰、李
,初步
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等
:.
表2-2项目进度安排和绩效考核指标表
-
进度安排建设项目及内容负责人绩效考核指标
2012年11月实验实于英俊、
%
-2013年10训条件孙永超、
,中青
年教师采用率90%以上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