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蝉:生命的最后时刻看不到天空.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蝉:生命的最后时刻看不到天空 】是由【小雷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蝉:生命的最后时刻看不到天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蝉:生命的最后时刻看不到天空
美国曾经爆发过一次规模庞大的蝉灾,那是在2004年初夏,密密麻麻的红眼蝉涌出地面,数量高达数千亿只,范围横跨了大半个美国。不过蝉灾对于美国居民是灾难,但对于动物们来说,却是一场难得的盛宴,这些小东西体内富含蛋白质,是各种鸟类、松鼠甚至家养宠物狗喜欢的天然美食。
一只即将告别生命的蝉,落在树下。
蝉死去的时候,都是腹面朝上。昆虫一旦身体僵直,腿就会收缩,关节弯曲,无法在地面上支撑身体,就会翻个底朝天。你以为它死了,便去戳一戳,可是它突然拍打起翅膀来。也有的蝉会用尽最后的力气,颤动身躯,发出“吱吱吱。”的短鸣。
它们倒不是在装死,只是连飞起的力气都没有了,死期将近。
腹面朝天等死的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它们到底在想什么呢?
它们的眼睛,会看到什么呢?是湛蓝如洗的天空,是夏末的积雨云,还是树木缝隙间洒下的阳光?可是,虽说腹面朝天,蝉的眼睛却长在背面的中部,因此蝉死前是看不到天空的。昆虫的眼睛是由成千上万只小眼组成的复眼,可以获得广阔的视野,然而腹面朝天时,它们的视野却只能局限于地面。
这样也好,对蝉来说,地面才是它们从小生长并怀念的地方。
人们常说,“短命蝉”。蝉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昆虫,大家却并不了解它的生活状态。一般来说,变为成虫的蝉大约有一周的寿命,然而最近也
有研究表明,蝉或许可存活两周乃至一个月,顶多一个夏天。
不过,说它短命是指成虫之后的生命长度。蝉在长为成虫之前,会在地下度过许多年。昆虫普遍短命。昆虫一类大多活不长,短短的世代,一年里几经更迭。即使是寿命长的昆虫,从虫卵孵化为幼体,再到成虫,最后寿终,也几乎不满一年。而同为昆虫,蝉能活上数年,实在是一种长寿的生物了。
据说蝉的幼虫会在地下生活7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是这样,那倘若幼儿园的孩子抓到一只蝉,反而是蝉比孩子还要年长。
实际上,我们并不清楚蝉会在地下度过多少年。毕竟地下的实际情况并不容易观测到,而且假设蝉在地下度过七年,就必须持续观察7年——相当于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上小学的年数。因此,简单的研究是行不通的。关于地下的生态情况,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可是,明明多数昆虫都短命,为什么蝉就能多年不长为成虫而一直生活在地下呢?
蝉的若虫期长,是有原因的。
植物都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负责将根部吸收的水分输送到植株全身,筛管负责将叶片生成的养分输送到植株全身。蝉的幼虫会从植物的导管里吸取水分。因为导管从根部吸收的水分中仅有一些微量营养,所以蝉的成长很缓慢。
另外,成虫由于运动量大且需要繁衍后代,会吸取筛管液以便高效地补充营养。筛管液大部分也是水分,蝉为了摄取充足的养分必须大量吸取,然后将多余的水分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捕蝉网一旦靠近,蝉便慌忙起飞,调动翅膀上的肌肉,促使体内的尿液排出。这就是为什么捕蝉时经常有蝉尿落在脸上。
听起来蝉的鸣叫仿佛是在歌颂夏天,然而地上那些成虫形态的蝉,对于漫长若虫期的地下的蝉而言,只是在执行繁衍后代的任务。
雄蝉大声鸣叫,呼唤来雌蝉。然后雄蝉和雌蝉结成一对,完成交尾,雌蝉就会产卵。这就是成虫蝉的终极使命。
完成交配,蝉就失去了活着的目标。它们的身体中似乎有个程序^定,一旦繁殖成功,便迎来死亡。
此时,蝉已经失去攀附树干的力量,落在地面上。它再也飞不动了,只能在地面上仰身翻成底朝天。它仅有的一点力气也流失了,即使你用力戳它,它也一动不动。然后,蝉的生命静静地宣告终结。临死之际,蝉的复眼看到的,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景呢?
一整个夏天如大合唱般吵闹的蝉鸣也渐渐变小,不知不觉,蝉的声音也几乎听不到了。
回过神来,你才发现夏天已经结束了,秋天到来了。
(

蝉:生命的最后时刻看不到天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雷哥
  • 文件大小7 KB
  • 时间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