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无色酱油及其制造方法.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无色酱油及其制造方法 】是由【开心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无色酱油及其制造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无色酱油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名称:无色酱油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味品,具体地说是一种无色酱油及其制造方法。
目前,我国在酱油制造方法上通常是以豆类为原料,采用发酵法酿制。这一方法历史悠久,历代沿袭,更新不大。在我国的调味品市场上多数的酱油都是有色的,有色酱油完全是依靠传统的酿造工艺,生产周期长,耗用人力,水电气物力大,卫生指标范围大,细菌多,生产不易控制,另外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人们对吃、穿、住的品味要求越来越高,有色酱油在烹饪过程中有很多的缺点,它不能保持各种菜肴的本来颜色,另外有色酱油本身的卫生透明度很不直观,极难鉴别真伪。
当前在我国尚无生产无色酱油的厂家,在市场上出现的类似无色酱油的浅黄色酱油其各种指标均无法和进口的无色酱油(白酱油)的技术指标相比,在国外的一些国家,使用无色酱油基本上是大势所趋,有色酱油已无人问津,改革开放后,外国旅游者、外商、留学生、合资企业在我国暂住和长住的人口逐渐增多,无色酱油随之走入中国的市场,相信我国无色酱油的用量会越来越大。
95年申请人呈对无色酱油提过在先的申请,专利申请号为
。但该申请的配料和制造工艺,特别是淋油和脱色工序落后,其工艺过程不易掌握,无法满足产品的性能指标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原有的有色酱油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脱色工序从而提供一种无色透明,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制造工艺简单的无色酱油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以豆粕、麸皮和小麦为主要原料的无色酱油的制造方法,其制造工艺步骤是通过、选料、混合、烘炒、蒸料、冷却、接种、制曲、发酵、淋油、脱色、检验、包装十二个工序完成的,其中主要原料豆粕、麸皮、小麦的配比(重量份数比)是5∶4∶1。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是A、在淋油工序中取酱醪20公斤,盐17公斤,水63公斤浸泡,搅拌,沉淀,然后取上清液放入淋油罐中过滤制成酱油;B、在脱色工序中(1)、将淋出的油放入冷热罐中进行高温灭菌,温度100℃,时间为20分钟;(2)、灭菌后的酱油冷却至40℃加入颗粒活性碳搅拌40分钟,~,即加入的比例为1~%;(3)、用微孔过滤机(以活性碳不能滤过为准)进行过滤,滤过的酱油即为无色酱油。除以上两道工序外其它的工序和传统的酱油酿造工序大至相同。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特殊工序制造无色酱油产品,和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无色酱油,无色透明,不但可以保持菜肴原有的色泽,还可使其味道愈加鲜美。
2、营养价值高的氨基酸含量,全氮指标均达到要求,并含有丰富的谷氨酸、核甘酸、乌氨酸、鲜度是普通酱油的四倍。
3、制造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节省人力,卫生指标高,无污染,无废料。
4、无色酱油,蘸淋即可,可取代味素,鸡精和各种鲜味料,适用各种烹调、凉拌、能保持菜肴的原有色泽。
5、本发明的产品经测定符合食品卫生法及有关国家标准(检测结果见表1)表1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按照下列工艺步骤及配比选取原料1、选料按照配比5∶4∶1选取豆粕250kg、麸皮200kg、小麦50kg。
2、混合将选好的豆粕250kg和麸皮200kg混合后加入450kg的水(加入水的量是混合料重量的一倍)。
3、烘炒将选取好的小麦50kg压扁后进行烘炒,不可炒糊,炒至小麦有糊香味呈棕黄色待用。
4、蒸料将豆粕和麸皮混合料放入蒸料罐进行蒸煮,蒸煮时间为1小时,温度95℃~98℃,停汽闷料1小时。
5、冷却将罐中的混合料取出冷却,温度降至常温。
6、接种选取上海酿造一厂生产的酱油曲精,每100公斤混合料加入曲精
100g,翻料拌匀,常温下闷料2~5小时。
7、制曲将接好种的混合料上架制曲,恒温30℃时间为40小时。
8、发酵将成曲和烘炒的小麦混合加入40%的水制醅后放入发酵池进行发酵,温度40~45℃,时间为10天,然后室温保持(30℃),时间18天,28天制成酱醪待用。
9、淋油取酱醪20kg,盐17公斤,水63公斤浸泡,搅拌、沉淀、然后取上清液放入淋油罐中过滤制成酱油。
10、脱色(1)将淋出的油放入冷热罐中进行高温灭菌,温度100℃、时间20分钟。
(2)灭菌后的酱油冷却至40℃加入颗粒活性碳搅拌40分钟,~。
(3)过滤用微孔过滤机(以活性碳不能滤过为准)进行过滤,滤过的酱油即为无色酱油11、检验包装生产出的无色酱油产品最后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装瓶出厂。
注重复上述的淋油和脱色两道工序即可连续生产出无色酱油产品。
权利要求
、麸皮和小麦为主要原料的无色酱油的制造方法,依次以选料、混合、烘炒、蒸料、冷却、接种制曲、发酵、淋油、脱色、检验、包装等十二个工艺步骤完成,其中主要原料豆粕、麸皮、小麦的配比(重量份数比)是5∶4∶1,其特征在于
A、在淋油工序中取酱醪20公斤,盐17公斤,水63公斤浸泡,搅拌,沉淀,然后取上清液放入淋油罐中过滤制成酱油;B、在脱色工序中(1)将淋出的油放入冷热罐中进行高温灭菌,温度100℃,时间为20分钟;(2)灭菌后的酱油冷却至40℃加入颗粒活性碳搅拌40分钟,~,即加入的比例为1~%;(3)用微孔过滤机(以活性碳不能滤过为准)进行过滤,滤过的酱油即为无色酱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味品,具体地说是一种无色酱油及其制造方法,该无色酱油是以豆粕、麸皮和小麦为主要原料,豆粕、麸皮、小麦的配比(重量份数比)是5∶4∶1,依次以选料、混合、烘炒、蒸料、冷却、接种、制曲、发酵、淋油、脱色、检验、包装等十二个工艺步骤完成,由于该工艺是在原有酱油工艺的基础上改变了淋油的工序过程、并增加了脱色的工序过程,所以酱油无色透明,能保持菜肴原有的色泽,味道鲜美、含有营养价值高的氨基酸,丰富的谷氨酸、核甘酸、乌氨酸,全氮指标均达到要求,鲜度是普通酱油的四倍,同时该无色酱油制造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节省人力,卫生指标高,无污染,无废料,食用时蘸淋即可,可取代味素,鸡精和各种鲜味料,适用各种烹调、凉拌、能保持菜肴的原有色泽。

无色酱油及其制造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开心果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3-03-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