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建筑史(9)-近代史课件.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国建筑史(9)-近代史课件 】是由【yzhly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建筑史(9)-近代史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国建筑史
第二篇:近代中国建筑
(1840-1949年)
第十章: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
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
第二节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早期阶段;
通商口岸—城市变化,
二、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末—建筑活动频繁,类型众多;
二、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末—建筑活动频繁,类型众多;
租界及租借地城市建筑活动频繁,类型增多,
例如:1923年的上海汇丰银行、1927年的上海江海关大厦;
甲午战后,早期赴欧美、日本学习建筑的留学生于20年代回国,开设了最早的几家中国人的建筑事务所;
1923年,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建筑科,迈出中国人创办建筑教育的第一步;
建筑类型大体齐备;
新建筑体系已形成--;
建筑形式:折衷主义风貌+“中国式”的新建筑--展中西建筑交汇端倪,成为近代传统复兴式建筑先声。
四、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战乱;
时间:1937-1949年,
对现代主义的认识: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实施包豪斯教学体系;
清华大学营建系“体形环境”设计的教学体系;
第十一章:城市建设
第一节近代中国的城市转型
从相对封闭缓慢的发展体系,到现代转型;
一、近代城市的两种类型:
A、外国资本入侵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而在中国旧城镇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式的资本主义新城市;
B、由古代旧城市发展来的半殖民地城市;
二、影响近代城市发展的三种因素:
1、通商开埠;
2、工矿业发展;
3、铁路交通建设;
三、近代城市发展特点;
1、城市功能结构改变;
(1)工业区出现;
(2)资本主义商业街区和新的市中心出现;
2、城市公共活动多样化;
3、市政建设发展;
第二节近代城市的主要类型
一、主体开埠城市;
1、多国租界型;
上海、天津、汉口;
2、租借地,附属地型;
青岛、大连、哈尔滨;
二、局部开埠城市;
济南、沈阳、重庆、芜湖、九江、苏州、杭州、广州等;
三、交通枢纽城市;
郑州、石家庄、蚌埠、徐州、宝鸡等;
四、工矿专业城市;
南通--;
第四节旧都北京的近代演进
一、使馆区的开辟和都城的被动开放;
二、旧城格局的突破和城市近代化的进展;
“新政”的颁行;
1、皇城禁地开放;
2、拆除瓮城,
3、形成新的商业街;
4、形成教会建筑小区;
5、宫苑辟为公共场所;
6、开发外城“新市区”;
7、市政设施的推进;
三、近代北京的建筑风貌;
1、中西混合样式;
2、西方折衷主义样式;
3、中国传统复兴式;
4、装饰艺术样式;
5、现代式;
第五节首都南京的规划、建设
历史背景:
一、城市转型的多元背景;
1、开辟通商口岸;
2、洋务工业运动;
3、西方教会活动;
4、铁路交通建设;
5、国民政府定都;
二、“首都计划”及其局部实施;
1、城市分区:
中央行政区、市行政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住宅区;
街道系统:
住宅区的划分:
2、对建筑形式的规定:
“中国本位”的指导思想,极力提倡“中国固有之形式”;
三、近代南京的建筑风貌;
--“中国固有之形式”建筑创作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1、教会学校建筑;
金陵大学;
金陵女子大学--中西合璧式建筑;
2、纪念性文化性建筑;
1926年开始建造的中山陵--吕彦直;
谭延闿墓园(1931-1932年)--杨廷宝;
仰止亭、光化亭(1935-1936年)--刘敦桢;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祭堂纪念堂纪念塔(1928-1935年)--墨非;
中山陵藏经楼(1936年)--卢树森;
3、政府部门的公署建筑;
铁道部、交通部、考试院、国民党党史
陈列馆、中央博物院;
国际联欢社

中国建筑史(9)-近代史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a
  • 文件大小4.97 MB
  • 时间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