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滋润农民心田
——禹城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调研报告
禹城市位于德州市西南,地处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禹城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以往一遇大旱,农民浇地困难重重,这些都是因为农田水利欠账太多,水利基础薄弱造成的。自禹城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以来,一条条引黄防渗渠四通八达,建筑物配套齐全,改变了“渠首水漂漂,田里无水浇”的窘境,省水、省力、省时又省钱。我们此次调研的目的地是禹城市莒镇小农水项目所在地。
禹城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分三年实施,总计投资一亿多元,莒镇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位于五干引黄渠以北、禹莒路和济邯铁路以南、引黄总干以西,主要进行自流灌区末级渠系改造,提水灌区泵站、管道和机井灌区低压管道建设。涉及村庄36个村,,受益耕地3万亩,。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入运行以来的效益非常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省水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前,什么时候需要浇地,浇地用多少水,农民都是靠经验估计,浇地时哪里有水就在哪安机器,用水沟将水引至地头。这样不但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小农水项目实施后,引水渠道采用了衬砌U型槽滑模技术,施工中加强原料检验检测,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浇筑质量,不但省水而且美观实用。另外,禹城市加强与中科院的合作,改进了灌溉用水远程计量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自流灌区安装巴歇尔量水槽、浮球水位计和GPRS远程终端系统;提水灌区安装远程计量水表;井灌区安装射频卡系统管理机、控制器;建设土壤监测点、降雨量实时监测点,实现了供水自动化、计量化、科学化和系统化,以现代化的办法节约了水资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省时又省力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前,农民浇地费力又费时,不管是用地表水还是用地下水,安装机器至少需要两个青壮年,安装拆卸都非常麻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以后,老年人或者家庭妇女一个人就能把地给浇了。另外,项目区还建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协会下设灌溉管理、工程维护、水费收支管理三个小组,建立供水管理、工程维护、水费收缴、财务管理等运行管理制度,全面负责工程运行管理、日常维护和水费征收,开展水价改革试点,实现农民用水自治,自主管理,工程良性运营。外出打工户、老弱病残及留守妇女不用出工,“用水户协会”成员就按时按需把麦田浇好了,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灌溉难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省钱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前,农民浇地靠经验,水费按浇地时间计算。项目投入运行之后,农民浇地都是根据土壤的墒情确定是否需要浇地,浇地时按照用水流量进行计费,大大节省了浇地成本。项目投入使用后,实现年均灌溉效益735万元、节地效益44万元、节能效益70万元,省工6万个,节水310万立方米。具体到农民个人,受益更明显,不但每亩浇地费用大大节省,空闲出来的劳力还可以外出打工,增加收入。
小型农田水利为建设高标准农田奠定了基础,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调研,我对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几条建议:
1、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全覆盖;这次小农水工程建设所覆盖的农田只占到禹城市农田的一少部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农田都能像莒镇一样实现浇灌现代化;
2、完善农田水利法律法规建设,加强依法管水用水
高标准农田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