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
诚信为学,恪守学术规范
王国维大师说过,做学问者必经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古人已知做学问当须经历三次蜕变,今人又怎能对学问持弄虚作假、不开拓不创新的态度呢?我们要认识到真实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属性,是我们的基本要求,是学术规范的基线。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子曰:“审问之,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古人对做学问就已经有明确的认识,并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然而,当代做学问的我们为何却将他们的话语置之不理,制造了太多的学术不端的行为。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总裁臧敬五2010年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论文涉嫌造假,一时间激起千层浪;俄罗斯生物化学家德米特里·库兹涅佐夫(Dmitry sov)被人举报涉嫌重复出版别人的成果;意大利学者Davide Vannoni新干细胞疗法存在严重数据缺陷;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的Strauer教授的多篇关于干细胞修复受损心脏的论文存在大量数据错误与实验漏洞;日本科学家森口尚史(Hisashi Moriguchi)2012 年发表的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培育出心肌细胞,并移植到6名严重心力衰竭病患进行治疗的研究论文被证实造假;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和扬州大学的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植物分子生物学导
报》(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的小麦转基因论文被撤销。世界范围内,科研不端或学术造假行为同样可谓应接不暇,贝尔实验室的舍恩、韩国首尔大学的黄禹锡等造假“学术明星”不仅震惊了全世界科学界,损害了科学界公平、正义,更破坏了公众对科学的信心。
我们之所以进行学风道德建设活动,是因为科学道德和学术氛围对科技事业而言至关重要,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对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次学习,我学习到以下几点:
一、在学术研究中,充分尊重他人已获得的研究成果,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引用他人的成果时必须注明出处。
二、学术成果的发布、发表应通过正常渠道。如学术期刊、有良好声誉的出
版社、国家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鉴定验收等。
三、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介绍、评价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不得徇私舞弊或谋求不正当利益,在充分掌握国内外材料、数据的基础上,做出全面分析、评价和论证,不得故意拔高或压低被评价成果的价值。
四、在科技探索中,必须一丝不苟地记录并如实报
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