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羊多头蚴病概述.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羊多头蚴病概述
羊多头蚴病
羊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多头带绦虫(Taenia multiceps)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 cerbralis)寄生于羊的脑和脊髓引起疾病。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的小肠。
—100cm,其幼虫——多头蚴为鸡蛋大小的囊泡,囊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内膜上有许多点状头节,主要寄生于羊的大脑,偶尔也见于延脑和脊髓。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小肠,其孕节和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牛、羊等中间宿主随饲草、饮水等吞食虫卵后,六钩蚴在消化道逸出,并钻入肠黏膜血管内,经血液循环进入脑脊髓中,约经2~3个月发育为大小不等的脑多头蚴。终末宿主吞食了含有脑多头蚴的病畜脑脊髓时,原头蚴即附着在肠黏膜上,经41~73d发育为成虫。多头绦虫成虫链体较小, 长40-。包括头节在内共157-174节,头呈梨状,周围有两排吻钩,大小相间,共28-33个,有四个圆形吸盘,×,颈细不分节,-;性成熟体节位置在第72或103节之后,似正方形,总是长小于宽,生殖孔不规则的交替开口于节片侧缘中点稍后处;孕节有未成熟与成熟节之分,未成熟孕节几乎呈正方形,位置在第93或105节之后,其子宫分枝内仅见模糊不清的圆形结构,而成熟孕卵节总是长大于宽,位置在第144或148节之后,子宫分枝内充满圆形边缘厚呈放射状, 其内有6条清晰的六钩胚,×-×。
(1)宿主犬、狼和狐狸等犬科动物是终末宿主;牛、羊、骆驼等动物是其中间宿主。(2)传染来源与传播途径多头带绦虫的孕节片和虫卵,随终末宿主(犬和其他肉食动物)的粪便排至外界,污染草地,羊随吃草或吞食虫卵而感染。(3)流行现状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以及养羊的农区羊只中均有此病流行。黄牛、牦牛中也有流行。患病羊几乎是羔羊,山区发病率较高为25%-30%,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

发病前期以羔羊的急性型最多见,感染初期,,六钩蚴移行引起脑部炎症,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加快;甚至强烈兴奋,患畜作回旋、前冲或后退运动;有时沉郁、长期躺卧、脱离畜群,大部分羔羊多在3-5天内因急性脑炎而死亡,部分患者耐过急性后转为慢性型症状。
急性型:以羔羊的症状最明显,在感染后15天左右表现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反应敏感或迟钝,无目的奔走或长时间的沉郁。严重的病例精神高度沉郁或强烈兴奋,有的斜视,颈弯向一侧,流涎磨牙,有的做圆圈运动,前冲或后退,然后发生痉挛;有的兴奋沉郁,离群躺卧,病程5-7天,死亡率低,多数症状逐渐消失,转变为慢性。
慢症型:在慢性病例中,仅有一个或少数囊泡寄生时,囊泡没有长大到在脑组织的四周遭受严重压力之前,常常看不出症状。4-6个时由于囊泡增大,压迫脑和脊髓,出现症状,其症状由多头蚴的寄生部位决定的,寄生在大脑额区,向前直线奔走,碰到障碍物时,将头抵住,呆立不动;其典型症状为“转圈运动”,因此,通常又将脑多头蚴病称为“回旋病”。
寄生大脑后部枕骨区的,头举高作后退运动,呈角弓反张姿势;寄生于小脑时,站立或运动都失去平衡,站立时四肢外展或内收,行走时步伐蹒跚;寄生于脊髓时行走后躯无力,甚至麻痹,呈犬坐姿势,排尿失禁。病

羊多头蚴病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