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
储运部郑志森
2010年11月
粮油储藏
粮油储藏
粮油储藏是一门多学科领域的学科,是研究粮油储藏原理及储藏技术与设施的一门应用科学。
粮食储藏过程是由群体籽粒(种子)组成的生态体系来体现的,它本身是活的有机体,内部不断进行着有生命的、生物化学的复杂变化,这种生命的、生理的、化学的现象必须加以定向控制,以保持它固有的品质,同时还受环境条件的、物理的、物理化学的因子制约(如粮食及所处环境的水分、温度、湿度及空气组成等)。故粮食储藏的过程是一种多学科的、采取自然调节或调控技术相配合的科学。
粮堆及其物理性
质的变化
粮食的生化变化
粮食的生理性质
粮食微生物
粮食温湿度水分变化与传热霉变
粮食储藏和技术管理
粮油储藏
基本内容
一、粮堆及其物理性质的变化
(一)粮堆的组成:
粮堆
粮堆是粮油籽粒的群体,进入储藏状态的粮油籽粒均堆积成粮堆。储藏期间粮油发生的变化过程均在粮堆内进行。
4 粮堆内空气
2 杂质
3 微生物
1 基本粒子
一、粮堆及其物理性质的变化
(二)粮食、油料的形态与结构: 粮食、油料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粮油,在形态结构上也各有不同。
禾谷类
果皮
胚乳
胚
豆类
种皮
胚
粮食
油料作物籽粒形态结构差异较大,有的是果实(花生果),有的是种(油菜籽),有的有胚乳(棉籽、芝麻),有的无胚乳。
(四)粮食的自动分级
(三)粮食的散落性
(五)粮食的
(七)粮食的吸湿性和吸附性
(六)粮食的导热性
粮粒是热的不良导体
和
空隙度
密度
密度越大孔隙度越小
:粮食吸湿散湿,进行水分交换的性能,叫吸湿性。 :在一定的气温、气湿条件下,粮食吸湿散湿速度相等,粮食水分与环境中的水汽达到平衡时,粮食水分就会暂时稳定在一定的数值上,这时的水分叫做在这一温、湿度下的平衡水分。平衡水分的大小随温度、相对湿度和粮油品种这三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吸附与解吸各种气体和异味的性能,叫做粮食的吸附性。 注:粮食对有些气体和气味,吸附后散失很慢甚至不能散失,会影响食用或不能食用。
二、粮食的生化变化
(一)、化学成分
粮食
淀粉
糖分
蛋白质
纤维素
矿物质
水
其它微量元素
脂肪
水分 碳水化合物粮食及油料籽粒营养成分蛋白质 脂类 酶 干物质生理活性物质维生素 内源植物激素 色素 其他化学成分矿物质 毒物和特殊化学成分
(二)各化学性质及其与保管的关系
胶体结合水(束缚水)
:粮食中的水分以两种状态存在
游离水(自由水)
粮油储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