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
摘要: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教学来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生物学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教学来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生物学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对新课改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
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更新教学观念是进行好新课程中实验教学的前提。在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教学”,要求我们生物教师能创造条件,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地开设好生物学实验,在进行实验教学中要增加低成本实验和注意实验安全教育。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可使自己开展实验教学的动力由外在的逐步转为内在的、自发的动力,这样在教学中就会积极地去创造条件,完成课标所规定的实验、实习等活动,上好每一节生物实验课。
二、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1)加强与实验员的联系,了解我校现在实验室的药品、器械配备,掌握个实验操作室的操作台配置。
(2)科学合理周密计划,科学分组分工,做好实验的实验安排和实验内容的提前安排,注意实验的探究性。
(3)实验教学还要注意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不能靠高考考前的突击,因为生物实验很多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实验成功与否还要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
三、培养学生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的能力
如果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来使用,学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的特点的无知,总是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这种盲目性,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而且倍数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只要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正确选用低、高倍镜。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如果
图像不太清晰,只需调准焦螺旋,就可以看清图像了。至此学生只有了解了上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正确使用高倍镜。另外,如果镜中有污染的花斑或异物,就会影响对微细结构的观察,清除花斑或异物,也是形成使用能力的一个方面。清除污染物,首先应确定污染物在目镜、物镜还是装片(或切片)上。因此应让学生了解目镜在镜筒上可用手做圆周转动,装片(或切片)在载物台上可用手向任意一个方向移动或用移动器上下左右移动,如污染物在装片(或切片)上,移动装片(切片),污染物则随之移动而反方向移动,否则,污染物就在物镜上。在清除直的显微镜目镜和物镜上的污染物时,还应让学生了解先后顺序,应先摘下物镜,然后再摘下目镜,试擦完毕装上时,则应先装目镜后装物镜,因为这样可以防止因为摘目镜时与镜筒摩擦产生的灰尘沿镜筒落入物镜的内部。
四、规范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技能是学生
浅析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