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学生生活意识对提高古诗词理解力的研究·诗情诗意皆生活.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学生生活意识对提高古诗词理解力的研究·诗情诗意皆生活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学生生活意识对提高古诗词理解力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CJYC16010709]
摘要:古诗词教学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而突破古诗词教学难点的核心是理解。古诗作者距今虽相隔千载,有些思想观念与今人有所不同,但人类共同的喜怒哀乐等基本情感及对人情世事的认知感受基本相同。为此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努力提高学生的生活感受力,并尝试以此去感知古?情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去感知去体悟。以期通过加强学生的生活意识来提高并加深学生的理解力,使之能随着古诗作者的脉动思接千载,和一个个心思丰盈的灵长者对话,希望活生生的多姿多彩的语文古诗世界为他们打开一个更加丰富的灵魂世界。
关键词:古诗词理解;生活意识;生活场景情景;世态人情
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它以凝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奇特的想象、荡气回肠的韵味、抑扬顿挫的语调,成为我国古代文学艺苑中的一株奇葩。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历史使命。

可是,当前的教育形势不容乐观。纵观国内,在分数至上、急功近利的升学压力下,中学生的汉语(母语)的学习饱受轻视,更不要说“年代久远”的古诗文了。诗歌阅读是高考语文科的重要板块之一,更是高考备考中的难点。诗歌鉴赏题还是拉开语文分差的最重要区域之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充分重视古诗词教学,并力求探索出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解决路径。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如何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情感情趣,消除对古诗词的畏惧感,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感脉动,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制约学生诗歌阅读的最重要原因是读不懂或不太懂。在现行的古诗教学中,大家往往多注重诗歌教学的术语概念,就题讲题,往往忽视学生对诗歌本身的理解体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觉学生不能入境去体悟诗歌,读不出生活情趣,读不出古人的世事人情。仅仅用一些学过的标签,机械的套解,缺乏自己对诗歌情境的体悟和对作品的个性解读。古诗作者距今虽相隔千载,有些思想观念与今人有所不同,但人类共同的喜怒哀乐等基本情感及对人情世事的认知感受基本是一样的。为此我们就尝试提醒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古诗情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去感知去体悟,并努力提高学生的生活感受力。以期通过加强学生的生活意识来提高并加深学生的理解力,使之能随着古诗作者的脉动思接千载,和一个个心思丰盈的灵长者对话,希望活生生的多姿多彩的语文古诗世界为他们打开一个更加丰富的灵魂世界。

人们常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作家(诗人)的作品,一定离不开诗人的生活。人们的生活也无非就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所以解读诗歌,也往往脱离不了这个范围。
下面我就以几种具体诗歌的解读为例,谈谈生活意识在古诗理解中的运用。
送别诗。古代交通不便,(南)船(北)马为主要交通工具,古代通讯更是不发达,因此离别送别一直是古诗的重要题材。“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与友人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不吐不快的诗情。解读此类诗时,引导学生想:假如你要与好友离别,这一别可能很长时间才会见面,还可能一别再难相遇。试问,你会产生何样情怀?--依恋不舍、离愁别绪、牵挂担忧、祝

中学生生活意识对提高古诗词理解力的研究·诗情诗意皆生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vuv398013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