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典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诗歌鉴赏之 修辞手法
1
新郑二中分校2012届高三语文组复习课件
1、比喻;2、比拟;3、借代;
4、夸张;5、反问;6、设问;
7、对比;8、双关; 9、对偶;
10、排比;11互文;12、顶真
13、通感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2
新郑二中分校2012届高三语文组复习课件
双关:
利用近音字或同音字使某个词语既有表层含义又有深层含义的修辞方法;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此句中的“丝”既指“蚕丝”,又跟“思”是同音,因而又指“思念”。
3
新郑二中分校2012届高三语文组复习课件
互文:
一个句子的前后两部分或两个语句看似在说两件事,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件事,前后互为补充,而且前后有些词语可互换位置;
如:主人下马客在船。
此句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应这样理解: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再一起上船。
再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两个语句使用了互文,应这样理解:不以物和己为喜,也不以物和己为悲。
4
新郑二中分校2012届高三语文组复习课件
1、比喻:生动形象、化虚为实
2、比拟:色彩鲜明、启人联想
3、借代:特点突出
4、夸张:烘托气氛、引发想象
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
6、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
7、反问:加强语气
8、双关:含蓄委婉、趣味性强
9、互文:言简意赅
10、反复:强调突出
11、用典:抒情言志,内涵丰富
12、顶真:结构整齐,环环相扣
修辞手法的效果
5
新郑二中分校2012届高三语文组复习课件
常见设问题型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
6
新郑二中分校2012届高三语文组复习课件
总结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步骤一)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步骤二)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步骤三)
7
新郑二中分校2012届高三语文组复习课件
例1: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郞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
新郑二中分校2012届高三语文组复习课件
例1: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郞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双关。“晴”既指“晴天”的“晴”,也指“有情”的“情”。
9
新郑二中分校2012届高三语文组复习课件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例2: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
10
新郑二中分校2012届高三语文组复习课件

古典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qw888
  • 文件大小233 KB
  • 时间2017-10-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