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如何提高儿科的“一针见血”穿刺成功率.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如何提高儿科的“一针见血”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 儿科; 静脉穿刺; 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13-01
众所周知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婴幼儿对口服药不合作,病人病情变化快,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而小儿静脉细,穿刺难度大,家长要求高。如果未“一针见血”家长的情绪会立即失控,导致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就会非常大。我们通过对影响穿刺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心得。如选择自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一年间我院儿科住院病人,病人的总输液量在13604例次以上,%,通过对护理细节的改进有10402例一次性穿刺成功,占93%,两次穿刺成功占458例,占4%,两次以上穿刺成功282例,占3%。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穿刺水平,增加了患者满意度。总结如下:
1 影响小儿穿刺成功率率的因素
哭闹、疼痛由于患儿对各种治疗操作的恐惧
,以及对穿刺引起疼痛的不适感,而出现哭闹躁动导致皮肤的血管充盈发红影响静脉的选择,穿刺时固定困难、哭闹后出汗影响胶布的粘贴固定,从而增加穿刺难度。
操作者的经验及操作水平在对静脉的选择时未经过全面的考查,未合理判断血流情况,护士经验不足、技术不过关、与家长沟通交流欠佳等。
环境穿刺环境中人员多,如穿刺时患儿看护人过多,环境嘈杂,噪音以及家长的情绪等干扰,使护士的情绪容易急躁,导致穿刺失败。
看护方法错误幼儿好玩好动,部分患儿无法安静的完成输液,家长因缺乏看护知识或担心孩子哭闹加重病情,便会顺从孩子的意愿,让患儿忽坐、忽躺、忽站而导致输液管牵拉,胶布脱落,护理不得当如穿的较厚出汗使胶布的粘贴松动脱落,或由于小儿自我约束力差,用手牵拉头皮针等。
2 对策
减少哭闹,减轻疼痛减少哭闹:1)物品准备充分,选好血管后,再将患儿置于处置台上,约束固定后进行穿刺,胶布粘贴固定好再让家长抱起患儿,给予安抚。2)调整患儿睡眠时间,例如:早晨10:00开始静脉输液治疗,嘱家长让患儿早睡早起,于早晨7:00
起床,细漱完毕后进餐,适当活动,逗引玩耍避免哭闹及睡眠,待10:00进行治疗后,患儿将安静入眠,既保证了输液的顺利进行,又避免了家长劳累产生负面情绪,因为此时患儿已有困倦再加上穿刺时的哭闹已感疲惫。减轻疼痛:1)如通过非营养性吸?:在穿刺时给患儿口中放置安慰奶头增加吸吮的动作,其目的是为了分散其注意力,增加其安全感,操作完毕后及时给予母乳喂养或放置安慰奶嘴,以减少哭闹。2)静脉注射前口服较高浓度的葡萄糖液,可以减少患儿的疼痛感,从而减少哭闹,因为较高浓度的葡萄糖液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1],其镇痛机理可能在于甜味通过味觉感知后,改变了内源性阿片受体调节通路的传导所致。此外,喂糖水时增加吸吮动作,使新生儿更好地处于安静状态,从而减轻痛苦,降低护理操作的难度,提高采血的成功率,同时罗海英也认为[2]采血前2分钟喂1毫升25%葡萄糖液1毫升,能减轻新生儿的痛苦,提高采血成功率。3)可在操作后放轻柔舒缓的音乐,以达到分散注意力,减少哭闹,愉悦患儿及家长的身心,因为音乐作为一种身心并调的手段能够减轻

浅谈如何提高儿科的“一针见血”穿刺成功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