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9例重症小儿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护理体会.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9例重症小儿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重症小儿急性溶血性贫血治愈率的措施。方法重视一般护理常规,加强临床对症护理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结果 19例重症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早诊断,采取积极的抢救治疗,配合精心的观察及护理和必要的预防措施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溶血性贫血重症小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35-01
急性溶血性贫血为血管内溶血,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头痛、呕吐、迅速出现面色苍白、黄疸、血红蛋白尿。严重者血压降低,昏迷及肾功能不全,危及患儿生命[1]。我科自2007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重症急性溶血性贫血1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9例中,男16例,女3例,年龄42天~12岁。重度贫血12例,中度贫血7例,昏迷9例,肾功能不全10例。因吃蚕豆后发病9例,用安乃近后发病
3例,服用磺胺类药物后发病5例,乳母食用蚕豆后致乳儿发病1例,食用毒覃后发病1例。
2 护理
一般护理保持环境安静,室内空气清新、流通,绝对卧床,保证患儿得到充分的休息。停止食用蚕豆等,保证充足水份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婴儿以母乳喂养为主,哺乳后可喂少许白开水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较大的幼儿及儿童要督促漱口,预防因高热而引起口腔溃疡。
降温护理物理降温比较安全有效,如温水浴、头部冷湿敷或冰枕、冰冻输液、冰水灌肠等,体温降至中、低热时即撤去冰袋,防止体温骤降而引起寒战、肢体厥冷等虚脱现象。
采取降温措施的同时,经常观察患儿体温、呼吸、血压、心率及面色等情况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采取相应的抢救和护理措施。
给氧给予患儿低流量氧吸入,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及时改善机体缺氧状态。给氧的同时经常观察患儿的唇色、呼吸频率和幅度,一旦缺氧情况改善,及时调整流量或停止氧气吸入。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根据需要补充足量液体,以改善有效循环血量,促进利尿,同时也可达到消除黄疸的目的。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观察患儿,注意输液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引起肺水肿和心力衰竭。及时少量多次输注洗涤的红细胞悬液可纠正贫血,增加携氧能力。改善血液循环动力。输血前由两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时注意血量和速度,滴速不宜过快,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而出现心衰。注意无菌操作,严密观察输血过程,注意有无输血反应等。

监测生命体征重度溶血患儿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入院后及时行心电监护,加强巡视,注意生命体征、意识状态、面唇色样、肢端温度、大小便形状、颜色、气味和量。如尿色呈浓茶样或酱油样,表明溶血在继续。如尿色逐渐转为淡黄色,表明溶血已得到控制,病情逐渐好转。
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家长缺乏对本病的了解,多较为焦虑和紧张。告知患儿及家长本病有自限性,预后良好,去除病因非常重要。加强对溶血性贫血知识的宣传教育,消除家长的紧张情绪,使家属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预防措施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各项操作时穿好工作服及鞋、帽并戴口罩、洗手,预防交叉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衰等。避免食蚕豆或与蚕豆花粉接触,禁用可诱发

19例重症小儿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