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聊斋志异》中的花妖形象
摘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多个花妖形象,通过以花化人这种别具一格的方式来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并透过人物照射现实社会,以及表达作者思想观念、人生追求等。文章主要选取典型人物进行分析,以深化认识《聊斋志异》中的花妖形象。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键词:聊斋志异;花妖;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1
《聊斋志异》中的女妖以花妖形象更为深入人心,主要集中于《香玉》、《葛巾》、《黄英》、《绛妃》等篇章中。虽然在唐传奇小说和志怪小说中出现一些花妖形象,但都对恶的展现,而蒲松龄笔下的花妖形象都是美丽动人、温柔典雅、善解人意的。其在塑造花妖形象时,从花的具体属性出发,以花喻人,以人写花,牡丹的浓郁,菊花的清淡,荷花的清新,通过人花相互交映,人花深度结合,将不一样的花妖形象便呈现在人们面前。通过独一无二的花妖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妖、怪,同时深刻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思想观念及社会意识。
一、世俗情感的寄托
牡丹一直是被奉为群芳之首,被称作“花中之王”,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多个牡丹花妖形象,葛巾就是其中之一。葛巾作为一个妖恪守本分不做伤天害理事情的牡丹花妖,为了自己的爱情甘愿付出,是典型的温良女子,但是与世间女子又有着不同,世间的女子以丈夫为大,什么事情都听从丈夫,没有自己的主见,而葛巾却是有自己的底线,她不能忍受自己的爱里有一丝丝的猜忌和怀疑,她要的是纯爱,一旦触碰到这些她就会没有一丝犹豫而做出决断,就算对方是她深爱的丈夫。这样的女子可以说是人世间少有的,蒲松龄把这样的气质赋予了牡丹花妖葛巾可以说是对现实的期望,期望在这腐朽的社会中能够出现像葛巾这样的勇敢有追求的女子。
除了葛巾之外,还有一个牡丹花妖那就是香玉。香玉的多情、聪慧,用情之深,为情而生,也为情而死。香玉的情坚贞不渝,只为黄生一人,思想情操高尚而动人。美丽又聪慧且内心善良的女子并不多得,倘若这样的女子对爱情还如此的坚贞恐怕是每个男人都想要拥有的。蒲松龄笔下的香玉或许就是蒲松龄心中理想女性的模样,蒲松龄希望世间女子都能像香玉般美丽聪慧内心善良并且还能有自己的执着。这样一个可以说完美的香玉,不仅有着人类女子的美丽、聪慧、善良,而且还有妖的特异性,这是蒲松龄的特别之处,花妖本不是人,只是被赋予了人的特性,如果仅仅只有人的特性就不能称之为妖了,所以蒲松龄保留了原本妖的特异性,这样完美的花妖又怎能让人不爱。
书中一连两篇写到了牡丹精怪,可以说书中的牡丹花妖写出了作者的世俗情怀,和前人志怪小说中的花妖形象相比,《聊斋志异》中的花妖人性化的程度更高,不仅是外形的人化更是具有人的世俗情感。蒲松龄带着深深的遗憾写了《葛巾》,常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达”是书生的真实写照,毕竟人妖殊途最终没能在一起。为此蒲松龄继续写了《香玉》,可以说《香玉》是为了弥补《葛巾》中的残酷结局而对自己理想情感的抒发,诠释了爱情和友情的定义,这与他的一生之理想也是密不可分的,纵观他的一生,他理想的生活是安定且富裕,儿孙满堂,亲人能常伴左右,可现实却是他为了生计不得不得常年寄人篱下过着孤独的生活,唯此,只好自己的世俗情感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花妖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