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关于经济发展.ppt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在规划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十二五规划中又再次强调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
3月12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看"十二五"发展布局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邹声文、江国成、罗沙)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这一重要论断,指明我国将继续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走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什么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基本要求之一。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决心,也是面对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约束日趋强化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应对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的有效途径。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只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既能激发百姓热情,又能让百姓切实受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几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努力推进资源节约。关键是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关键是要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扭转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成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产品生产设计,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良性循环。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毛概--关于经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