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
摘要: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不同与一般的个体阅读,学校的阅读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有学生主体性、教师引导性和集体教育活动。它需要有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因此,阅读教学活动就具有学生主体性、教师引导性和集体参与性的教育性特征。需要从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设计实施教学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设计实施教学
作者简介:高飞(1989-),女,辽宁沈阳人,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1
引言
“教学是为了谁的问题,为了什么展开教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学的根本问题,也是牵涉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根本思想性问题。”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拥有充分的阅读时间、自主的阅读期待,这就是学生的阅读内动力。阅读教学就是要在阅读的实践中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形成阅读技能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教学需要学生与教师的两者配合,同时为了有效组织集体思维过程,教师要谙熟教材内容、规律及其与外部生活实践的有机联系,需要了解和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与教材所构成的矛盾。这里从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设计实施教学三个阶段来研究阅读教学的过程。
一、研究教材
研究教材是整合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是由一篇一篇的文章组成的。课文是教学的主要载体或叫做凭借。因此,研究教师的基本功,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钻研”的目的,主要不是解决一篇课文到底是怎么去“讲”给学生,而是研究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怎样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怎么样研究课文呢?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一)教师需独立解决的几个问题
1、对课文中的字词能够准确认读和理解吗?
2、每段、每句、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能说清楚或大体说清楚吗?
3、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吗?
4、读文学作品能在头脑中出现其中的情景和形象吗?
5、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吗?
6、能独立给教材(其中片段或全篇)写出“解说”吗?
7、能提炼出理解全文必须要解决的几个要点问题吗?
(二)具体在教材中的操作
1、默读或朗读课文。
2、研究句意、段意。
3、概括内容。
4、做做课后习题。
5、给课文写一个解说。
6、提炼问题。
二、研究学生
阅读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研究学生,因为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所谓研究学生,是说教师在考虑如何“教”的时候,还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思路的走向会怎样,如何“学”是最有效的。
(一)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是根本目的之一,服务与学生就要了解他们,对学生的成绩、脾气秉性乃至家庭情况都要很熟悉,同时了解他们也要善于
“倾听学生的声音”,尤其在阅读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引导,而学生主动思考,两者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完美。
(二)关注学生的好奇心并请学生参与教师的备课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很重要,这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有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备通过白纸黑字,借助头脑中储存的表象,构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