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消防为白血病患儿圆梦
消防战士在教小煜铭整理水带时,调皮的小家伙将水带缠在了自己身上,一名战士无奈地摸了摸他的头。
小煜铭与一名消防战士玩水枪
小煜铭与消防战士们站在消防“擎天柱”前合影
虽然脸色还是明显泛黄,但对于5岁孩子庄煜铭的父母而言,看见孩子现在的状态,他们打心眼里感到满足。
2014年10月25日的晴朗傍晚,龙岩市消防支队的警营里,一辆消防车突然亮起了灯,开车灯的就是这个5岁的孩子。他在驾驶座上兴奋地按了几下喇叭,笑得合不拢嘴,同样喜笑颜开的,还有围绕在他身边的3名消防战士。这片警营,以前从未传出过孩子的笑声。
当天下午,在战士们的陪护下,孩子像小猴子般在消防车上窜来窜去,“这小家伙很久没这么疯了!”孩子父亲庄龙章欣慰地说。谁也看不出,这是个白血病患儿。
父亲:
拍照是为了给其他患儿家长信心
“我不想让大家想到的白血病患儿,都是戴着口罩、病病怏怏的形象;得白血病的孩子是有希望活蹦乱跳的”,庄龙章说。对于这位被孩子的疾病纠缠了两年多的父亲而言,“信心”是他最想传递给其他患儿家属的东西。
两年前的圣诞节,庄龙章和妻子万念俱灰地瘫坐在椅子上,长时间低烧的孩子被诊断出患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后的一段时间,他们带着孩子奔走福州,希望之前的诊断是误诊,但现实依旧残酷。
每当看到很粗的针管插入孩子的脊柱里时,庄龙章夫妇的心都快碎了。这样的腰穿,庄煜铭两年来做了20多次。为了患病的孩子,庄龙章夫妇辞去了工作,靠着东拼西凑,至今已经花去了20多万元。
两年里,自己心里的苦,孩子身上的疼,让庄龙章夫妇心力交瘁。
但医生的说法给了庄龙章坚定的希望。“如果人类能攻克癌症,那攻克的第一种癌症一定是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血液科主任李健曾对媒体表示。“小儿白血病类型中,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占 70%。随着更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水平的发展,儿童急淋已不再被认为是致死性疾病,5年无病生存率达70%-80%以上。复发率约 20%。如果5年内不复发,基本可以看作已经治愈。”庄煜铭所患的,正是这种治愈希望很大的白血病。
经过一年半的规范治疗,庄煜铭的病情已趋于稳定。“在幼儿园里,他还是孩子王呢!”庄龙章打趣道。
但是,庄龙章觉得,社会上因为对白血病无知而产生的歧视,和疾病同样可怕。“很多人看着孩子戴口罩,就以为白血病会传染,觉得不吉利,太无知了!其实戴口罩是为了防止孩子被疾病传染。”庄龙章想让孩子展现出有力量的一面,呼吁社会对白血病患儿有正确的认识。
10月25日,龙岩市消防支队的警营里,一辆消防车突然亮起了灯,开车灯的就是这个5岁的孩子。他在驾驶座上兴奋地按了几下喇叭,笑得合不拢嘴,同样喜笑颜开的,还有围绕在他身边的3名消防战士。
小煜铭骑在一名消防战士的肩上,“参加”灭火“战斗”。
小煜铭跟两名消防战士在消防车旁玩耍
一名消防战士将小煜铭高高举起,四目对视,开心地玩在一起。
官兵:
想为孩子送份
2015精品龙岩消防 为白血病患儿圆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