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摘要】提升学校品位是学校发展永恒的话题,继承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学校品位的基础。具体来说有下列3个方面:一要挖掘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二要恰当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环境陶冶学生;三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学校品位;传统文化;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126-02
提升学校品位,存在两个误区:一个是强调硬件,忽视软件特别是文化内涵的提升;另一个是强调创新,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从前一个误区看,如何实践教育现代化,不少领导认为有比肩西方的高楼洋房等硬件设施,就是教育现代化了。其实,提升硬件的档次并不等于提升了学校的内涵和品位,不少名校没有现代化的办学设施,照样人皆向往。从后一个误区看,强调创新、求异、借鉴有余,而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不足。如小朋友的培养,现在的小朋友从幼儿园开始就吃着麦当劳、看着美国大片,学着英语,这些都是
“新”的。若干年后,我们要问,中国的文化在哪里。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气质,中国的文化教育就要有中国文化特有的东西,否则,教育就不是中国特色的教育。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根基命脉的地位,已经昭示中国教育必须用中华优秀文化筑基校园生态,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一、挖掘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
任何一个学校都有自身特有的文化积淀。我们要静态地看学校的文化生态,即文化景观中体现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有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但不少学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自觉地抛弃了祖宗留下的遗存,代之以现代化的高楼,得到了高楼,失去了“传统”和“文化”,但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少数学校在“创星”的过程中,努力恢复历史遗存,找回失去的历史,找到祖宗留给后人的积淀。
有两所学校让笔者记忆犹新,一所是盐城的一所学校,他们在“创星”的过程中,建起了现代化的高楼,填埋了原来穿过学校的小河。在专家模拟评星时,有专家明确指出,你们学校有60年历史,但我们看到的是全新的学校,不妥。经人指点,他们新征土地,恢复了小河,重新插上了杨柳,于是,学校找回了历史,校园有了文化,有了历史,有了生命和灵动。另一所学校是苏州十中。从清代苏州织造府和皇家行宫花园,到现代的“行知楼”“季康馆”“孝通图书馆”,无不体现学校对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地方。有人评价他们是
“最中国”的学校。从动态上看学校的生态文化,即学校的文化活动是否有充分的选择性、活动的多样性。不得不提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他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自己制定实施了“教学大纲”,全校600多名学生组成了120多个兴趣小组,学生不但自由组合,而且可以任意流动,直到学生被真正的爱好吸引才停下来。现在,中国的校园社团正在兴起,特别是文学社团,我们以传统优秀文化为载体的古风类社团大有可为。当然,我们的学校和老师要勇于担当,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传播和发展工作。
二、恰当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环境陶冶学生
在中国
如何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