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变化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讲课提纲)
一、世界战略格局走向分析
在20世纪的百年间,世界地缘战略格局经历了两次历史性变迁。
★第一次变迁(1945) ——“两极格局”
★第二次变迁(1991) ——“一超独霸、多极并存”
(一)美国在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
★美国控制着世界大陆的“心脏地带”。
★美国控制着世界海洋。
★美国加大了对大陆边缘地带的控制。
(二)欧亚大陆政治力量正在崛起
★欧盟一体化进程在加快
2004年5月1日欧盟接纳了10个东欧国家,地缘版图扩大,现在欧盟已发展到27国,一个大欧洲正在成为现实。
2011年2月,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一个现代化国家有两大支柱:一是货币。没有它就没有经济独立。二是军队。没有它货币就没有安全。”
★俄罗斯复兴之路已开始
普京:“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下降了50%……大概这是俄罗斯近二三百年来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世界二流国家,抑或三流国家的危险”
石油可采储量占世界25%,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
天然气可采储量占世界30%,全球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
欧洲使用石油的26%,天然气的36%,都来自俄罗斯。俄罗斯的GDP:5000亿美元(2003年)——15000亿美元(2010年)
★中国大国地位日益凸现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市场逻辑——以利润为导向,以跨国公司为媒介,要求冲破国界,根据比较优势对全求资源进行统一优化配置,以求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
1978年以来(2010年止),中国获得了5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世界投资中心。美国500强企业前10名都在中国投资,在中国的生意份额越来越大,超过了其本土成为盈利的主要来源。期间,%以上,是美国的3倍。%上升到20%以上。多年来一直保持在20%,而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保持在30%的高水平上。
中国先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一大债权国、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国。
如:,,占36%;,占世界GDP的24%,,%,是美国的40%。,美、英、德、法、意、荷、西班牙等排在前10位,占82%,,%,。
欧亚大陆内部战略力量平衡,以及它们之间战略协调关系的发展,已经发出了一个信号,美国欲谋求主宰欧亚大陆的企图越来越受到来自欧亚大陆内部战略力量的制约。
(三)地缘战略的热点仍然集中在边缘地带
二、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特点(略)
三、我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
美国视亚太地区为战略重点,使我周边安全形势更为严峻中美潜在冲突点增多。如:汇率问题、互联网问题、售台武器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东海问题、南海问题、中印边境问题、朝鲜核问题。
目前,陆地上已经与12个邻国划定了边界,尚与印度、不丹两国存有争议地区。
在中印边境东段方向,印军共部署了20多万兵力。陆军近15万人,包括3个军部、8个师部、37个旅和3个陆军航空兵中队;空军约3万人,各型飞机和直升机共340余架,包括10个飞行联队、2个导弹中队;准军事部队,约4万人,编为60个营。
边境战场建设已基本具备实施中等规模战役作战的条件,形成了对华的局部军事优势。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周边8个海上邻国相继宣布领海基线和专属经济区范围,使我许多传统海域成为争议海区。
南海,半封闭边缘海,南北长约3000公里,东西最宽约
1800公里,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依据“九段线”我方公里。“九段线”的含义: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并对相关海域及其海床和底土享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越南:年产石油3000万吨,占GDP的30%
马来西亚:石油出口的70%来自南沙海域
菲律宾:国内石油需要的20%
文莱:GDP的90%来自南沙石油创汇
南海是我陆上资源的战略“接替区”和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我海上方向安全的重要屏障和打破强敌海上军事围堵的战略前沿,是我发挥地区和世界影响的重要战略空间,是实现中华民族崛起必须大力经略的重要战略方向。
2002年11月4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代表中国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与东盟十国首脑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共十条,其中第五条最为重要,第五条——各方承诺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矛盾扩大化的行为,包括不在无人居住的岛、礁、滩推进有人入居的行为。
2011年10月11日,中越两国在北京签署“关于指导解决中
国际形势变化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