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革命根据地时期.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革命根据地时期.ppt一、人民民主法制的基本特征
人民民主法制的基本特征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和政策为灵魂。
2、反映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意志和利益。
3、贯彻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4、立法上具有暂时性、地方性和多渠道的特征。
二、宪法性文件
宪法性文件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制定: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通过。
1934年1月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加以修改。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在第一条后增加了“同中农巩固的联合”。
2、主要内容:
1)确定宪法的任务和工农民主政权的目的。
2)规定苏维埃国家的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宪法性文件
3)规定苏维埃共和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规定苏维埃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
3、意义:
1)是工农民主政权的基本法,也是进行人民民主革命的纲领。
2)鼓舞了根据地人民的革命意志,也使国统区民众看到了希望。
3)为以后革命政权的制宪提供了宝贵经验。
4、缺陷与不足:1).2).3)..
宪法性文件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
1、主要依据:1937年8月中共中央公布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主要内容:围绕抗日、团结、民主三大中心任务
3、政权建设中贯彻“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政权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和中间人士各占三分之一,分别代表无产阶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4、《人权保障条例》的内容和意义
宪法性文件
三、解放战争时期:
1、1946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2、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3、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三、土地立法
土地立法
一、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12月
《兴国土地法》1929年4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1931年12月
内容:规定了没收土地财产的对象和范围;土地财产分配的标准和方法;土地所有权等。
意义: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土地立法积累了经验。
缺陷:在没收范围和所有权问题上存在“左”倾错误。
土地立法
二、抗日民主政权时期

“减租减息”是根据地土地立法的中心
这一时期土地立法的基本内容:
1、保护土地所有权;
2、“二五减租”:比原租额减轻25%的地租;
3、减轻利息,年利率不准超过10%。

革命根据地时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nsheng2008
  • 文件大小373 KB
  • 时间201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