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藏古寺?
宋代的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常出题考画家。有一次考试,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要画好并不容易。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有的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一连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有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再仔细端详了一番,便连连点头称赞,说:“好,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魁选,即第一名。 那幅画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构思巧妙,那位高明的画家,根本就没有画庙。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深邃极了。和尚挑水,当然是用来烧茶煮饭,洗衣浆衫,这就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象到那庙是座破败的古庙了。庙一定是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这就把“藏”字表现出来了。这幅画比起那些画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墙垣的,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
蛙声十里出山泉
踏花归去马蹄香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老子》第二十二章)
老子列举了所谓“六则”主张,说明委曲可以求全、能屈而后能伸、低洼才能蓄水、破旧反能更新、知识少则有得、多则迷离。运用这些矛盾对立关系,能够从矛盾中寻找出路。圣人能够把握住“道”的矛盾对立的辩证关系,作为认识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主要法则。
对于“曲则全”你有哪些心得?
两个海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海。从山脉流下来的约旦河带着飞溅的浪花,成就了这个海。它在阳光下歌唱,人们在周围盖房子,鸟类在茂密的枝叶间筑巢,每种生命都因它而幸福。约旦河向南流入另一个海。这里没有鱼的欢跃,没有树叶,没有鸟类的歌唱,也没有儿童的欢笑。除非事情紧急,旅行者总是选择别的路径。这里水面空气凝重,没有那种动物在此饮水。这两个海彼此相邻,何以又如此不同?不是因为约旦河,它将同样的淡水注入。不是因为土壤,也不是因为周边的国家。
另一个海则精明厉害,它吝啬地收藏每一笔收入,决不向慷慨的冲动让步,每一滴水它都只进不出。伽里里海乐善好施,生气勃勃。另外那个则从不付出,它就是死海。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世上有两种人。《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提到有德之人能够赢得人心,在其身边有一大批朋友。朋友是我们人生的财富。
区别在于:伽里里海接受约旦河,但决不把持不放,
每流入一滴水,就有另一滴水流出,接受与给予同在。
黑点与白板
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黑板上点了一个黑点。他问班上的学生:“这是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一个黑点。”老师故作惊讶地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有看见?”你看到的是什么?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点,但是你看到的是哪些呢?是否只看到别人身上的“黑点”却忽略了他拥有的一大片的白板(优点)?其实每个人必定有很多的优点,也有很多的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们大多放大别人的缺点,无视别人的优点,如果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角度去看待他人,人们之间的关系会更美好。
辩证法案例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