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张耀灿教授讲座.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

张耀灿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应深刻领会党的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并认真贯彻。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他首次增加、强调了“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在四大功能中,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基础,社会服务是方向,而文化传承创新是引领,是贯穿前三个功能始终的灵魂。文化是大学的本质特征、基本功能,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这当中,思政工作者的责任重大。
一、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文化的含义及与经济的关系
①文化的含义
从广义上看:文化,即人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看,文化专指精神性财富,即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及其成果的总和。文化属于马克思说的“精神生产力”,美国的约瑟夫·奈称它为“软权力”,我国称它为“软实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②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物质财富、物质生产力发展是硬实力,硬实力是基础;民族文化的吸引力、政治价值观的感染力、外交政策的亲和力、发展道路的吸引力、国际形象的赞誉度则是软实力,软实力是支撑。
文化,是水的上游,在高处。先进的文化具有决定意义,预示、指引着国家的发展方向。
2,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①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文化建设与思政的根本任务高度一致。文化建设与思政的结合点在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人们的高度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这是费孝通(社会学家)先生提出来的理论观点。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对自己的文化的“自知之明”,即对民族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势的了解,以加强对文化的现代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时代、新环境选择文化发展战略的决定权和自主地位。
费孝通对“文化自觉”的理解是立体的:从纵向上看,他认为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命的基础和种子,没有种子,生命就不能延续,民族便不能存在了。所以我们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要从历史传统与现实创造的结合中看待未来,为未来发展确定一个新起点(时间轴)。
从横向上看,他认为要在当前世界环境中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定位,确定其存在的意义和对世界文明可能作出的贡献(空间轴)。
正确对待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处理好这个主题,才能创造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为此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全盘西化倾向;
一是复古倾向,新儒学思潮,盲目排外。
“文化自觉”实质是价值自觉。古今中外的任何文化,其内核都是一定的价值观。“以文化人”与“以德育人”,相辅相成,又高度一致。文化的最大作用在教育人。
二、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载体
1、校园文化的构成
①物质文化。如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校舍建筑和布局都体现了“励剑文化”的特色。
②制度文化。
③精神文化。大学文化也不能简单等同于校园文化,大学文化侧重于办学治校理念,校园文化则侧重于一定校园精神指导下的课外校外活动。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指导、决定校园精神。校园精神主要通过校风、校训体现而与大学精神高度一致,是具有本校特色和鲜明个性的核心价值观。校园精神文化还包含校园政治文化、法制文化、道德文化和网络文化等等。
2、校园文化的特点
①主客统一。
②知行统一。
③雅俗统一
这些特点更加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3、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因其更多地是依托环境、活动,诉诸于情感熏陶、心理诱导,所以育人功能显著,主要有:
①指引方向功能;
②凝聚人心功能;
③发展个性功能;
④升华境界功能。
此外,还有娱乐(寓教于乐)的功能、知史鉴今功能、传播交流等具体功能。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贯穿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1、要重视凝炼大学精神、校园精神和办学理念。
要注重传承文脉;
要注重文化育人;
要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
要注重文化规划
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并带头践行大学精神和校园精神,使大学文化渗透到教学、科研、服务的每一个环节,让每个橱窗、每座雕塑、每条道路、每面墙壁都成为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标识与象征,体现办学理念,发挥育人功能。
2、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其教材都系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今

张耀灿教授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7-11-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