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
责任编辑陈克坚
责任校对李晓琴
封面设计石征
责任印制程绍娟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中外女童教育简史杜学元著一成都四川大学出
版社,
一一一
中⋯杜⋯女性一儿童教育一教育史
一世界
中国版本图书馆数据核字第号
书名中外女童教育简史
著者杜学元
出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号
印刷华西医科大学印刷厂
发行四川大学出版社
开本
印张
插页
字数千字
版次年月第版
印次年月第次印刷读者邮购本书,请与本社发行科
印数册联系。电话
定价元邮政编码
—令本社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寄回印刷厂调换。
谨以此书敬献给
辛勤养育我的
慈父杜克勤
慈母宋淑容
及
天下所有辛勤养育子女的父母们
—著者
作
者
简
介
杜学元,男,年月生,四川仁寿县人。年考人南
充师范学院今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年转人西南师范学院
教育系,年月毕业。获南充师范学院授予的史学学士学位
和西南师范大学授予的教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南充师范
学院。年考人西南师范大学外教史专业,年月毕业,
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为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在职博士
生,师从文辅相教授。任四川师范学院教育系系主任,副教授。
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
人选。著作有《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上下册参编、《教育大辞
典·古代教育史下》参编、《现代教育学》主编、《中国女子教
育通史》独著、《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参编、《教育学》参编、
《女童教育研究》主编、《女中学生潜能开发》参编、《中国女子
教育文萃》主编、《女童教育实践与研究》执行副主编、《女中学
生素质的探索与培育研究》副主编、《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
研究》参编、《中国现代文学主编。另有十余篇学术论文发
表。其中《中国女子教育通史》年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
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西部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所承担
的“川北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项目于
年获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优秀研究成果二等
奖。《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年获重庆市第一次社科优秀成
果政府三等奖。《中国女子教育文萃》年获四川省南充市人
民政府三等奖。
自序·
口曰日
有序
我从事女性教育研究已有年了,深感女性教育之重要它
直接关系着提高女性的文化素质,开发占人口一半的女性的智力,
培养更多的女性人才关系到女性的道德修养的养成,提高社会的
精神文明关系到树立女性自尊、自立、自爱、自重、自强的品格,使
之自觉地为振兴民族、发展人类文化而奋斗它还关系到后代的健
康发展,直接与民族素质相联。总之,女性教育对于修身、齐家、治
成部分和墓础,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女童
将来的发展,影响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宋代教育家张载十
分强调童年时代的教育。他说“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
者之功也。尽其道,其惟圣人乎”。清代教育家罗泽南更明确地
指出童年时代良好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教人之道,首重发蒙蒙
以养正,是日圣功。⋯⋯人之初生,至善者性仁义礼智,天之所
命。恻隐辞让,羞恶是非蔼然四端,扩而充之。幼而不学,遂丧天
真性漓情乖,不可为人。”②可见,女童能否受教育和受教育的好
坏直接关系到她将来的做人,进而影响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乃至
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女童教育进行系统地研究,弄清中
外女童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而寻找其发展的内外动因,比较中
外女童教育发展的异同性及其受制约的因素,对于我们更好地开
展女童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
张载《张横渠集》,《国学基本丛书》本,页。
②
罗泽南《小学韵语》,山东书局重刊本,光绪辛丑仲冬。
中外女童教育简史
本书引文尽量在页下注出。引文中个别字原文有误,一般校
正后用【〕区别,个别的也有直接改正的。另有少量引文由于原
资料印刷质量或纸张原因,现已难以辨认或已毁损,一时又无其他
资料可查对,便用口标明。引文如引自线装书,一般注明著作者
含著者、编者、作品名、版本,原文未加标点则由作者自己标点
引文引自精、平装书者,一般注明著作者含编者、译者、校勘者
等、作品名、出版地、出版社、版本及页数,标点一般保持原貌,极
个别也作过变动。在此特作说明。
关于“女童”年龄段的界定,不同时代相差很大。尽管联合国
儿童发展基金会将儿童界定为岁,且这一概念从年起
已被我国政府所接受,但我国以往的儿童学、生物学或统计学
中外女童教育简史-四川大学教学书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