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互联网公共领域中政府与公民互动研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互联网公共领域中政府与公民互动研究----政治学论文
-->一、互联网公共领域中政府与公民互动的理论阐释
(一)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内涵与特征
互联网公共领域起源于公共领域,又不完全等同于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概念起源于阿伦特,发扬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可以独立于国家,成为不受干涉的场域,公民通过公共领域可以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公共领域承载着对政治进行理性批判的诉求。随后,公共领域理论又在查尔斯·泰勒的理论中发展。查尔斯·泰勒认为公共领域应该“是政治外的公共活动空间,政治权力在此必须倾听。”泰勒发展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认为公共领域具有现代形态,公共领域的空间已经扩大,即包括参与者未在一起聚会。从阿伦特到泰勒,公共领域的含义从话语交流的空间延伸至对政治的理性批判再到现代形态的无时空建构的“想象的舆论共同体”。随着公共领域含义的延伸,公共领域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在当代,公共领域按照给定的范围或者更广泛的社会政治结构内争论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将公共领域分为微观公共领域、中观公共领域、宏观公共领域。其中,微观公共领域是指国家内部人群所发生的各种交流和争论;中观公共领域是指在一国范围内或者超出一个国家场域,个体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方法的虚拟结合;宏观公共领域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公共领域作用的跨国行为。传媒技术将共同的话题传播到全世界,全球民众利用先进的传媒技术聚集为现代的公众,这样的公众被泰勒称为“想象的舆论共同体”,这样的公共领域被称为元论题性的公共空间(metatopical mon space),公共领域由真正的一体空间变为了形而上的议题空间。
媒介作为虚拟场所的跨时空、地域特征,有效地提高了公众意见的整合,有利于公民通过参与公共领域达成共识。传播媒介为公共领域提供了公民参与的空间,公共领域不断地随传播媒介的变化而实现建构、解构、重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公民通过互联网构建的新公共领域空间能更有效地实现公众意见的整合并与政府有效地互动,公共领域类型的变化赋予了互联网公共领域新的内涵与特征。
.......................
(二)互联网公共领域中政府与公民互动的内涵
政府与公民互动,是衡量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指标,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与公民互动,以“输入-回应-反馈”为动态过程,实质是代表国家的政府与代表社会的公民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意志与公民意志在某个历史阶段博弈的过程。公共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关系提供了分析框架,公共领域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处于代表公民的社会和代表政府的国家领域之间,公民在此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对政府施加影响。公共领域产生的共识源自社会,社会通过共识对国家施加影响。公共领域承载着社会、国家两个领域互动,其主体是政府与公民互动。传统的公共领域受传播媒介的影响,大多是公民通过公共领域向政府传递源于社会的共识,监督政府行为,影响政府决策。政府通过接受监督和修改决策对共识回应,通过传统媒体向全社会传播。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使得公民难以向政府反馈,政府与公民之间更像是“上报-回应”,无法形成反馈及以后的动态

互联网公共领域中政府与公民互动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62 KB
  • 时间201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