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品
郭艳艳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中华人民共和令第45号)2001年
第三十五条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理。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2000-2010年麻醉药品销售额统计(按一级含税调拨价) 单位:万元
麻醉药(anesthetics)是指通过对中枢或外周神经作用,使患者全身或用药局部减轻或消失的药物。前者称全身麻醉药,后者称局部麻醉药。
能够用于麻醉的药物,一定是易于控制而且可以很快诱导和复原的药物,使得在手术过程中能够依照要求调整麻醉水平。
全身麻醉药
吸入性麻醉药:氟烷、乙醚、氯仿
(挥发性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
(非吸入性麻醉药)
巴比妥类:硫喷妥钠
非巴比妥类:盐酸氯胺酮
局部麻醉药
对氨基苯甲酯类:普鲁卡因
酰胺类:利多卡因
氨基醚类及氨基酮类:达克罗宁
其他:非那卡因
第一节局部麻醉药(local anaesthetics)
一、局部麻醉药定义
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可逆性的阻断感觉神经冲动发生与传递的药品,简称“局麻药”。在保持清醒的情况下,可逆的引起局部组织痛觉消失。一般的,局麻药的作用局限于给药部位,并随药物从给药部位扩散而迅速消失。
1860
1884
1943
1905
利多卡因
普鲁卡因
巴比妥
cocaine
麻醉药的时代来临了!
二、局部麻醉药发展历史
三、结构及特性
局部麻醉药是带有疏水的芳香基团和碱性胺基的两亲性(amphiphlic)分子,pKa范围主要为8~9,它们主要在接近生理pH的情况下解离。
局部麻醉药可能通过其阳离子形式产生作用,但必须以非解离状态透过神经鞘和轴突膜达到作用位点,因此须为弱碱。
四、局部麻醉药的分类
:普鲁卡因,可卡因,丁卡因,苯佐卡因(因为没有碱基,是一个非典型的)
:利多卡因,甲哌卡因,布比卡因,依替
卡因
五、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
麻醉原理:呈电压和时间依赖性抑制Na+通道。原理
神经纤维麻醉顺序:B和C型纤维,A型的纤维,其他。
神经功能影响顺序:痛觉、温觉、触觉、深部感觉,运动。
:先兴奋(烦躁、震颤,惊厥),后抑制。
心血管作用:高浓度抑制心脏,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麻醉药-郭艳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