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小学教研教改成果评选论文
体验中成长
——新型德育模式探索
区县:天津市和平区
单位:天津市耀华中学
学科:德育
姓名:黄维洁史兼华于洁
2007-1-4
体验中成长
——新型德育模式探索
内容提要:
2002年起,我校参加中央教科所国家重点课题生态体验下班级管理模式的子课题研究。将生态体验理念引进德育实践活动,注重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倡导生态体验下新型德育模式,把知识学习与体验者的生命意义关联起来,从感性生命个体的生存实践出发,凸显教育的践履性、享用性和反思性表达。学校教育的场所是有限的,但教育的空间是无限的;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是无限的。通过体验式班会、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行为艺术美术教学等有亮点的特色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体验中学习、体验中自主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寓教于乐的效果。
生态体验的内涵
生态体验是从当代人的生存出发,引领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康人格和生态智慧。生态体验问题是一个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问题。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以及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都蕴藏着丰富的体验教育思想与实践探索,特别是鲁洁教授、朱小蔓教授及刘惊铎教授等人均进行过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生态体验是从当代人的生存出发,引领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康人格、和谐人格、生态智慧。生态体验论把知识学习与体验者的生命意义关联起来,从感性生命个体的生存实践出发,凸显教育的践履性、享用性和反思性表达。生态阅历和反思性表达在人格培养中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二、生态体验实践模式中的几大亮点
我校将生态体验理念引进德育实践活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1、体验式班会:
我校展开多级培训,在各个年级广泛开展体验式班会,有意识地在班会模式上作了探索和改革,
出现了众多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参与度广的班会。学生在创设的体验氛围中亲身体会到自己曾经不注意的地方,感受到如何和父母进行更好的沟通、如何和身边的朋友相处、如何健康的成长等。
典型案例: 黄璐玲老师《感恩——父母心》班会
在班会筹备过程中,先利用五一假期让学生想“最不满意家长的地方”而且找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放假回来后又布置一个作文“最难忘家长的……”。请家长配合写“孩子,我想对你说……”。班会中请两位男同学做了个小游戏,模拟母亲怀孕时搬东西、走路、系鞋带的动作。在做游戏时,刚刚开始同学们还在笑,逐渐地就严肃起来,两位参与同学含着泪说到:“我们只是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就觉得很累了,可想而知母亲在孕育我们的时候有多么的辛苦,但是她们却毫无怨言,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表情,我们应该感谢父母,孝敬父母!”“大家也看到我们刚才的动作,很滑稽,很可笑,但是想想母亲孕育我们时的辛苦,大家还笑得出来吗?我们甚至连鞋带都系不上,而母亲却要带着我们生活十个月,这份辛苦,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所以,我们要多体谅父母,感谢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感谢他们给了我们生活!”班会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召开的,一次次的热泪盈眶,一次次的心灵震撼,一次次的情感交流。班会是在《感恩的心》的歌曲中结束的:“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班会后有的同学说:“自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不是不知道父
第十一届中小学教研教改成果评选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