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艺术批评方法论 艺术社会批评.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艺术批评方法论
——社会批评与历史批评
目录
一、定义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
三、社会历史批评的批判尺度
四、社会历史批评的批判方法
定义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角度观察、分析、评价艺术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侧重研究艺术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艺术家的思想倾向和艺术作品的社会作用。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
一、中国社会历史批评
二、西方社会历史批评
中国社会历史批评
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孟子:“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
班固认为文学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但他更强调文学的价值在于“观风俗,知薄厚”。
梁启超:小说已成为改造人道、人生、社会的根本性工具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批评 鲜明的中国特色
鲁迅早期一度把文学的意义局限于审美之域(参见《随感录四十三》等),但很快便转而强调文学的社会功利性:
文学“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对鲁迅而言,文学当是器械——“改革社会的器械”。器械就是工具、手段,这里意味着改造社会历史的一种力量。
茅盾的社会历史批评
文学须“表现人生指导人生”
茅盾的“作家论”批评:结合时代精神特质和变迁来把握作家思想和艺术发展的脉络,同时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在评判作品时充分考虑作家的阶级出身、社会阅历及政治态度。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上升为主流批评
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艺术批评方法论 艺术社会批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012luyin
  • 文件大小2.06 MB
  • 时间201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