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文化认同ppt.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民文化认同
课题完成者:张莉、郝亚飞、王倩、王明清、刘凤凤、贾江涛、崔秀丽、袁鹏、马露、梁爽、霍小文
弘扬民族精神继承爱国传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
所谓名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爱国主义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后,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爱国主义是对整个民族大家庭的热爱,要以实际行动维护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当外地入侵、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威胁的时候,中华民族大家庭总能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爱国主义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链条中,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去进行评价,尊重历史,不苛求古人,既充分肯定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又看到这些人物、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历史局限性,从爱国主义的丰富表现中,升华出爱国主义的普遍情怀。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在中国历史的路途上形成自己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培育出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会精神等。下面我们以雷锋和钱学森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故事中来体会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雷锋的故事
●有一次,雷锋因腹疼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本溪路小学的大楼正施工,便推起一辆小车帮着运砖。当市二建公司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时,部队领导才知道这件好事。雷锋是孤儿又是单身汉,在工厂有工资,入伍时有200元的积蓄。后来,他把100元钱捐献给公社,辽阳地区遭受水灾时,他又将100元寄给了辽阳市委。雷锋入伍当年每月有6元钱的津贴,全用于做好事。自己的袜子补了又补,平时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使客居美国的钱学森心潮澎湃。他对夫人蒋英说:“祖国已经解放,我们该回去了。”那时,钱学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学家,夫人蒋英也在音乐界享有声誉。但祖国的召唤,使他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优越条件。他在美国20年,从没有买过一分钱的保险和股票。对钱学森来说,在美国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1950年8月,钱学森一家人准备离开美国。但是,美国国防部通过海关扣留了他。之后,美国司法部签署了逮捕令,钱学森失去了自由。但他没有屈服,一直寻找回国的时机。1955年5月,他从海外华人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其中有他家的世交陈叔通和毛主席一起在天安门城楼检阅游行队伍的消息,便立即给陈叔通写了一封请求祖国帮助他回国的信,悄悄地寄了出去。陈叔通接

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文化认同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uyuw1
  • 文件大小2.05 MB
  • 时间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