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桥周边水环境现状及综合整治措施探索
[摘要] 安平桥是全桥周边水环境监测、调查,对其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综合整治措施,以期通过措施的落实,改善安平桥周边水环境质量。
[关键词] 安平桥水环境现状防治对策
1 前言
安平桥始建于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坐落于大盈溪与安海湾的入海口处,连接南安市水头镇和晋江市安海镇两个镇区。桥长约合5华里,因而又称为“五里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闻名中外。1961年,安平桥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确定为泉州十八景之一,2004年又列入泉州市16个重点景区,作为全市旅游发展重点景区之一。
2 安平桥区域地表水系及周边水环境现状
安平桥以上河段水域主要为大盈溪及其支流。大盈溪源于石壁水库,自西向东横贯水头镇北部,而后向南经双溪水闸、安平新桥水闸汇入安海湾,。主要支流有星辉溪、埕美溪、邦岑溪、南侨溪、文斗溪、湖内溪、外曾溪、朴里农灌渠和埕边溪。
大盈溪及其支流规划为工业用水、农灌、景观等,水质目标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安海湾海区规划主导功能为养殖、盐业、纳污,执行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中的第二类水质标准。
根据安平桥周边地表水和海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安平桥周边水域各项评价因子除pH外,均普遍超标,水环境质量较差,无法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其中,大盈溪干支流均污染严重,水质均劣于Ⅴ类,控制断面安平桥的主要污染因子依次为悬浮物(SS)、生化需氧量(BOD5)、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总磷(TP)。海水水质除pH外,其他评价因子均超标,主要的污染因子依次为CODcr、BOD5、氨氮和溶解氧。该流域底质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铜、锌和铅污染,有机污染严重。
3 主要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是造成安平桥周边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区域的水污染型企业主要有19家造纸厂、90家石材厂和10家陶瓷厂。
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的排放也是区域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为南安市水头镇文斗村、水头居委会、新营村、大盈村、朴山村、南侨村、西锦村、埕美村、邦岑村、上林村、星辉村、朴三村,晋江市安海镇曾埭村和水后村。
畜禽养殖污染源
%,对水质中总磷和氨氮的影响较大,是水体中总磷、氨氮超标和河道底质中铜超标的主要原因。区域的主要畜禽养殖污染源为:下洪村零散养殖户、黄栋梁养猪场和安海洪兴农牧场,%。
固体废物污染
工业固体废物普遍未作妥善处置,随意堆放,特别是向安平桥周边水体倾倒现象比较普遍,成为周边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水头镇及安海镇区的生活垃圾部分得到处置,但垃圾处置场普遍存在环保措施不完善,基本无防渗、截污和覆盖等环保措施,露天裸露堆放。现有垃圾处置场的处理能力不能满足需要。大量垃圾堆放在大盈溪及其支流附近,造成二次污染。
环卫专用设施数量不足、处置手段落后,垃圾转运存在二次污染,人工装卸劳动强度大;现有环卫队伍的规模已无法保障统一处
安平桥周边水环境现状及综合整治措施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