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健康教育的实践和体会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九区—陈国珍
2009-03-18
随着全体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已贯穿到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病人了解有关自己疾病的病理知识和康复保健知识。1998年我科开展整体护理以来,以示范教育,书面教育,随机教育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手术病人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 入院教育
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环境,患病后从一个正常人转变成病人,从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极易产生不安、焦虑、恐惧的心理,给疾病的康复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病人入院时,责任护士应热情接待,及时安置好病人,主动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设施的使用,住院规则,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同病室病友,使病人与医护之间,患者之间尽快地建立一种温暖和谐的关系,消除其陌生感。入院宣教应根据病情适时进行,否则可因病人疼痛,不适而导致宣教效果不佳。对急诊手术的病人,应待手术后选择适当时机,再进行宣教,病人容易接受。
2 住院教育
心理指导护士应态度和蔼,耐心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如对肠梗阻的病人,要讲述梗阻的病因、病理、症状,治疗措施,使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应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
有关检查项目的指导介绍准备项目的目的、注意事项需要的配合,使术前检查能顺利进行,以利于疾病的早日确诊,保证手术的及时进行。
饮食指导根据不同的疾病给予不同的饮食指导,建议病人选择有利疾病康复和避免可能成为诱发因素的食物,如胆道疾患的病人应指导进食低脂、低胆固醇饮食,以减轻或避免黄疸和胆绞痛。
向病人提供有关手术的知识和信息如:切口位置,手术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目的,麻醉方式,皮肤准备,术前排尿的训练以及假牙、手饰等贵重物品的保存。
术后指导
心理指导病人返回病室,由于欲动不能,切口疼痛及术后多根引流管,极易产生恐惧心理。此时责任护士应在患者的身边,告诉其手术成功已返回病室,并请家属予以安慰,消除其恐惧心理。
卧位、饮食指导根据手术部位及麻醉方式,指导病人卧位,如:全麻未醒,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颈、胸、腹部手术的病人可根据病情取半卧位有利血液循环,减轻腹部、颈部的张力,使之舒适。静脉曲张术后,应在患肢处置一薄枕,有利末梢循环。一般手术饮食无特殊,腹部手术待肠蠕动恢复,即可指导病人饮食从流质→半流质→饮食→普食。并根据病种进行指导,如肠梗阻病人应告之禁糯米、干果类食物,应少量多餐,进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
功能锻炼指导病人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可促进肠蠕动及血液循环,以达到减轻疼痛、预防肠粘连和静脉血栓形成,有助疾病的早日康复。
普外科健康教育的实践和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