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检查the examination of feces/stool
粪便组成
¾是水
¼是固体
未消化的食物
消化道分泌物和有形成分
食物分解产物
细菌
占干重1/3
固体
成分
检查的主要目的
、出血和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
,了解消化状况,借以粗略判断胰腺外分泌功能;
。
一、标本的采集
采用自然排出的粪便
无粪便排出而又必须检查
肛门指诊或采便管采集标本。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带盖、干净、干燥、无渗漏、无吸水性
细菌学检查:灭菌容器
常规性检查:约5g粪便
集卵检查和血吸虫毛蚴孵化:约30g粪便
含粘液、脓血等异常成分
从粪便的表面不同部位,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
第二节粪便理学检验
一、量
二、性状
三、颜色
四、气味
五、寄生虫
六、结石
一、量
粪便量的多少与人体的进食量、食物的种类及消化器官的功能状态有直接的关系。
进食粗粮及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粪便量相对较多;反之,则相对较少。
健康成人每日排便一次,粪便量约100~300g。
病理情况:粪便的量、排便次数和性状等可不同程度改变。
二、性状
正常成人粪便:
质软,成形便
婴儿粪便:
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便。
粪便异常性状及可能原因1
粪便性状
可能机制
常见原因
球状硬块便
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
便秘患者、老年人、经产妇排便无力者和儿童巨结肠症
黏液便
肠道受刺激、炎症或过敏反应
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急性血吸虫病等
鲜血便
下消化道出血
肛裂、痔疮、直肠息肉、直肠癌及结肠癌等
脓便及
脓血便
炎症,寄生虫感染
恶性肿瘤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肠结核、结肠癌或直肠癌和急性血吸虫病
柏油样便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溃疡等
三大常规-粪便检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