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
概述
当颅内有占位病变时,颅内各分腔间出现压力梯度,脑组织从压力较高的分腔向压力较低的分腔移位,造成对邻近重要结构的压迫而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称为脑疝。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颅压(ICP)增高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症。
在急性或亚急性病变时,由于脑组织的移位速
度较快,脑疝可以在移位程度不太大的时候就
出现,在慢性占位病变时,脑组织移位发展较
缓慢,脑干及脑神经等可有充分的时间避让受
压,即使脑组织移位明显也不会出现脑疝。
移位的程度
移位的速度
形成因素
方向
偏向移位脑组织由一侧移向对侧,脑干也跟着挤向对侧。
轴性移位脑组织通过小脑幕裂孔,由幕上向幕下或反方向移位,脑干也跟着做轴性移位
最常见的原因
急性如各种颅内血肿、浓肿、转移癌及发展迅速的恶性脑瘤等
亚急性在慢性颅内占位病变,如脑膜瘤,脑疝的形成较晚。
常见的脑疝
小脑幕裂孔疝
枕骨大孔疝
大脑镰下疝
又称颞叶疝,沟回疝,海马疝等。小脑幕裂孔疝是最常见的一种脑疝,病变部位大多位于一侧颞叶或大脑半球的外侧面。
症状:
2、意识改变
3、瞳孔改变
4、运动障碍
5、生命体征的紊乱
是由于后颅窝病变或颅腔内高压时,小脑扁桃体被挤入枕骨大孔并嵌顿而产生。因为疝入的脑组织是小脑扁桃体,所以,也叫小脑扁桃体疝。
症状:剧烈头痛,反复呕吐,生命体征紊乱和颈项强直、疼痛,意识改变出现较晚,没有瞳孔的改变而呼吸骤停发生较早。
多见于一侧大脑半球额顶区占位病变。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扣带回及邻近的额回经大脑镰的游离缘移向对侧,大脑前动脉及其分支胼周动脉、胼缘动脉可被压而部分阻塞,引起病侧大脑半球内侧面后部的脑软化坏死。
症状:对侧下肢轻瘫,排尿障碍等。
治疗
脑室外引流术
减压术
脑脊液分流术
内减压术
脑 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