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的“艺术”街景
不像北京的电车那样总是拥挤阴森,新奥尔良的有轨电车宽敞舒适,陈旧的车身和铁与木头制成的老椅子,让你坐下时感觉屁股落在了老欧洲。胖胖的黑人开车,脾气不怎么好,一有人挡道就当当当敲铃,嘟嘟囔囔不知道嘴里说着啥。票价一个半美元。
铁轨铺在马路中央,在中国那是放隔离墩和栽种花草的地方。这里也有草,铁轨就穿行在青草中间。车开得很慢,遇到一个“STOP”就得停,就会有人上车,加不了速,是火车中的老爷车。
我喜欢这车和在车上的感觉,跟天气好有关。阳光明媚,我坐在背阴一面,晒不着,路边是绿树、花草和漂亮的建筑,所有车窗都打开,风不冷不热地吹进来,闭上眼你会以为正从夏末驶往初秋。明净,恬淡,自然,放松。
我希望这车一直跑下去,当然,必须在这个不变的天日和时间里。如果下次我还来新奥尔良,除了爵士乐、福克纳和密西西比河,再有一个原因,那一定是这古老的有轨电车。
在奥尔良的美国南方艺术博物馆内,我看到的大部分是悲伤。上次新奥尔良遭飓风和大水的图片和资料,只能让你有震惊的悲伤。很难想像风有如此威力,新奥尔良的乡村几成废墟,很多木头房屋被摧毁,如同一个个被踩踏过的火柴盒。大水淹没街道,一直漫到高架桥下。大水漫流的场面去年中国南方就有,马路上车淹得不露头,所有交通工具都变成了船。
展室里有位摄影家赠送的画册,在室内和地面上抓拍人与世界的瞬间表情,无不动人。墙上展出的照片好像也是该作者的。那离乱的惨象,不安定的世界,生命直面的考验,以及瞬间之于人类的意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照片上。在这些照片上,你会发现,艺术从来不会是抽象的,它们的确是精美的艺术,但同时更是人性的、人道主义的、尊严的艺术。有“人”的艺术才最为动人。
美国南方绘画的特色,是对黑人和爵士乐的描绘。我看过不少画,也参观过不少艺术馆,但在这个博物馆中我才突然明白,我为什么不那么喜欢古典写实主义的绘画。太写实倒在其次,主要是它的富丽和繁华让我感到腻,很肉、高贵的风格让你觉得它只能存在于庙堂之上,缺少生活和生命的质感。
或者说,它们的质感大模式化,像皇家仪仗队在出现,世界上所有皇家仪仗队无非都是那么个排场。反倒其他不那么圆熟丰润的绘画有了些别样的冲击力。
去大街上看看真实的黑人爵士乐吧。从艺术博物馆出来,我沿街往旅馆步行,经过拉斐特广场遇上一场即将开演的音乐会,名为“丰收的音乐”,一家银行赞助的。看那架势就是黑人爵士乐,已经有黑人站在台上了。
果然,五
新奥尔良的“艺术”街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