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清华 周六上午
(江苏省委组织部委托徐州创新管理人才)
讲授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林江教授
1
讲授提纲
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三、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改革取向
五、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2
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3
2017/11/15
(一)世界经济继续呈现弱增长格局
4
2017/11/15
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危机后低速增长调整期
艰难复苏,基础薄弱,风险犹存。
从发达经济体来看,美、欧、日的经济走势分化明显。
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消费者信心回升、失业率下降等预示美国经济将保持温和低速增长;
欧洲:将维持轻度衰退现状,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并存,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仍将比较突出,但金融市场的逐步稳定将有利于经济好转,预计2013年年底欧盟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
日本:“安倍经济学”难以从长期拯救日本经济。
新兴经济体:考虑到创新能力较弱以及对外部市场依赖性较强,新兴经济体持续回升的动力难言强劲。
2017/11/15
5
全球增长陷“低速挡”新兴经济体成焦点
IMF2013年10月8日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警告说世界经济增长仍处于“低速挡”且下行风险持续。
报告预测,%%,;%%,均与7月份的预测值持平。
%%,。
%,程度较之前预测略有减轻;%,与之前预测持平。
%%,;
%%,。
2017/11/15
6
报告指出,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有所增强,而新兴经济体增速尽管依然较为强劲,但出现了下滑。两种趋势相互作用,新兴经济体目前面临着增长减速和金融市场收紧的双重挑战。
报告认为,短期来看两大因素可能影响全球经济走势:
一是市场越来越多地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到达“拐点”,几个月来美联储有关削减量化宽松的表态导致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长期利率走高;
二是中国经济中期来看增速将低于过去多年来的高增长水平。中国政府接受经济增速一定程度的下降,这符合向更均衡和可持续增长道路的转变,IMF认为中国政府避免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是正确选择。
2017/11/15
7
新兴经济体增速下降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因素。俄罗斯和南非的增长下滑更大程度上是周期性的,而中国和印度则更多反映出潜在增长率的下降。
新兴市场经济体政府面临着两项挑战,首先是适应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二是处理好周期性调整。
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依然来源于新兴经济体,但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动能将更多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
作为危机老“病灶”的欧元区正逐步摆脱经济衰退的深渊,外围国家趋于稳定而核心国家经济有所增强,但经济活动仍将十分疲弱,需要实施结构性改革以恢复经济活力。
2017/11/15
8
(二)美国经济延续复苏势头
美国救市行动及政策取向被证明是成功的。
多数指标表明美国经济正处于缓慢复苏。
。
9
2017/11/15
1、美国救助银行的行动取得了成效
始于小布什时期并延续至奥巴马政府的大型银行救助发挥了作用。
银行救助行动整体上不受公众欢迎,但当时和现在的现实是,当代经济必须具备正当运行的金融体系。
救助房地美和房利美。
欧洲随着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他们错过了以可接受成本提高资本的所有机会。
10
2017/11/15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