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凝固的红砖艺术——浅谈闽南古建筑.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凝固的红砖艺术
福建经贸学校信息科学与艺术系
美术教研室杨琳
———浅谈闽南古建筑
高翘起的燕尾脊,独特的红砖瓦、出砖入石的屋墙、油饰彩绘、交
趾陶、剪粘。见到闽南民居的人,都会为这特殊鲜明的建筑杰作惊叹。
闽南民居建筑的渊源:
根据资料记载:早在宋代时,这种类型的建筑已经在闽南地区开始
推广和建造。红色原本被称为宫廷建筑使用色,本为“庶民不许”,却
在闽南民间大量使用。
闽南人长期从事海外贸易、渔业,积累大量财富,爱拼敢赢,
注重排场,敢为天下先的豪放,使得建筑更加精细和富丽堂皇。
宋元时期作为东方第一大港,既与中原文明又与各国贸易文化交流频
繁,海洋文明发达,建筑形式上也与多种文化结合兼容并蓄。
建筑所用的红砖由当地红色土壤烧制,
取材方便,受人喜爱。
闽南民居建筑的布局:
以「三间张」、五间张」呼传统住宅。三间张、
五间张,即顶落为三开间、五开间。
布局:
第一进为「下落」,
为大门、门厅和下房;
第二进为「顶落」也
称「上落」,为正厅、
大房。两厢称「榉头」、
「崎头」、「角头」。
下落、顶落与榉头围合
为天井,称「深井」。
下落前方有石坪,
称为「埕」。
如果在顶落后面
增加第三进,则称
为「后落」
。如果在住宅左右
两侧加建东西朝向
的长屋,则称为「
护厝」、「护龙」。

凝固的红砖艺术——浅谈闽南古建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10.51 MB
  • 时间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