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扬和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讲人:赵逵夫
一、应该如何对待优秀传统文化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的思想内涵,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毛泽东《论新阶段》:
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
《新民主主义论》: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性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尚书》《周易》《春秋左氏传》《国语》《老子》《论语》《孟子》《荀子》《韩非子》《礼记》等。
以《礼记》为例:
君子式①黄发,……入国②不驰,入里必式。(《曲礼》)
①式:借作“轼”,指乘车中两手扶车轼而端立,礼敬的姿势。下一“式”字意同。②国:指都城。
子贡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①。颜色称其情②,戚容③称其服。(《杂记》)
①瘠:指因哀伤而消瘦成病。②颜色:面色,表情。称其情:与实际情况(指亲疏关系等)相一致。③戚容:悲戚的表情、容貌。
子曰:“贫而好乐,富而好礼,众而以宁者,天下其几矣①”。(《坊记》)
①其几矣:有几分好的可能了,有希望了。
君子之爱人以德,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檀弓》)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杂记》)
子曰:君子不以辞尽人①。故天下有道②,则行有枝叶③;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表记》)
①以辞尽人:根据言论判断一个人。②有道:治理有方。③行有枝叶:指做得比说的多。
关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