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梭银梭日夜在穿梭
五月的闽东,山海交响,春花烂漫,万象更新。
在“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的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祥云的普照下,闽东的山山水水更辉映出她的红色的和谐魅力。在宁德市首府的蕉城区日夜穿梭的133部公交车犹如一张张崭新的城市名片,向每个市民传递着文明之旅。一位乘坐在1路公交车上的旅客激动地告诉记者:如今宁德的公交车,服务质量好,从业人员素质高,给城市文明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艰辛的公交之路
组建于1976年的宁德市公交公司,创建伊始,只有3部公交大巴车,既没有固定营运线路,也没有营运范围,风风雨雨走过了数今年头后,公司才拥有20余部大巴车。1988年,宁德撤县建市,当时,地、市领导对城市公交高度重视,一致形成“城市发展了,公交必须上”的发展策略,拨款30余万元,购买
19部新车,开辟两条城区线路。但没多久,国家对公交实行“价格双轨制”政策,即由原先价和半高价两种价格,营运成本由此增加,而公交票价并没有提高。20世纪90年代,客运市场渐渐走向市场化价物资供给。面对日渐增多的营运车辆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公司开始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公交服务面得到了扩展,为城市增添了新形象,但是企业的负债也越来越沉重了。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公交发展未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车辆更新改造和场、站基础设施建设,样样都要靠企业自身来完成。他说,企业资金造成恶性循环实属逼迫无奈,若不改造更新车辆,群众反映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跟不上。
他还告诉记者,为扶持公交发展,1994年12月,原宁德市政府(现为蕉城区)作出了《关于公共交通实行专营线路管理的决定》,将宁德至礁头、飞鸾、八都、七都、漳湾等线路定为公交公司营运专营线路,同时还明确了以郊区补城区,维持城区公交的正常营运;2001年6月14日,区委、区政府在一次协调会上又再次重申了公交专营线的保护和继续,但管理机制没有跟上,公交专营线却名存实亡,无论在郊区线路还是城区线路,随时都能看到各种社会车辆在横冲直撞,不但混乱,而且竞争异常激烈,城市公交的主体地位始终得不到体现。
据了解,在无序竞争的环境里,宁德公交公司负债1600万元,负债率高达85%。
春风又绿公交业
提升公交服务质量,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是党委和政府重视民生、体现政府作为的重要举措。
2007年3月29日,省委、省政府领导相继对城市公交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批示。同年3月30日,时任宁德市长、现任市委书记的陈荣凯根据省委卢展工书记“优先发展公交,惠及百姓出行”的重要批示后,对宁德市公交工作做出了“认真研究理解卢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切实重视宁德市公交服务质量的改善。把公交办成群众满意的城市形象和窗口”的批示;随后分管领导陈应辉副巡视员即批示要求市建设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市公交行业改善条件后如何提高服务质量问题;紧随着,宁德市建设局也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强化了对公交工作的领导。4月19日,宁德市委、市政府根据全省公交行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批示和全省公交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委派陈应辉副巡视员组织召开了宁德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批示工作会议,分析了宁德市公交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2007
金梭银梭日夜在穿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