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尚山的书法路.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尚山的书法路
猴年,是张明智的本命年,是的,张先生至今已过六轮。“古稀”之期多忆旧,回想、回味、比较,在张明智看来,还是觉得最近的二十来年,日子过得更充实、更快乐。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走上了一条学书路,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前些时候的一天早晨,张明智醒来突生灵感,顿成一段顺口溜:“半百开步书法路,小跑不停赶前途;满程光景满心乐,笔下汉字正起舞!”虽仅四句,却是他“半路出家”学书生活的真实概括。
张明智与书法结缘,在他看来实属偶然。那是一九九五年,从未参过书展的他,硬着头皮代人参加了一次区内的硬笔书法展览,不曾想,竟然得了个二等奖,字还印在了书上。因而再次办展时,张明智便成了受邀对象,作品更是加入了一等奖之列。这个用弯折的钢笔头写成的行书小条幅:“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但内容励志,而且充分利用墨水拉蛋的效果,还真写出了点艺术味道,很受看,不少人都喜欢。尤其是张明智身边的同事、朋友,还争相复印、传看,有的甚至赠人、收藏。这让张明智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从而激发了他学书的兴趣。
自小张明智就喜欢中国的方块字,在他小学一年级时,邻居老大娘就夸他“字写的和米粒一样大小”。六十多年过去了,不论上学还是工作,什么时间又走到哪里,他对街道两旁的匾额,庙堂寺宇的楹联,胜地景点的碑刻等,都情有独钟。遇到有特点又喜欢的字,从不放过,驻足欣赏,手摹心追。每到年节,自己也会取笔蘸墨,写几幅春联自家贴。但是,爱好归爱好,那时的他却从未将书法同自己联系过,更没想到写书法竟至成了自己的重要生活。
喜爱汉字,书法热潮裹挟,子女长大,不愁吃喝,又多空闲,这些都是学书的重要条件。但是真正促使张明智下决心走上书法路的是生活需要。此时,张明智已过“知天命”之年,时不时会想到晚年生活。退休了,不干工作了,干什么?张明智认为,若能找到一种多趣味的方式过一过有质量的生活,确保身心健康,享受“夕阳无限好”,该是多么美的事。一九九零年,张明智借去京参加经理轮训三个月的机会,抽空学会了“吴式太极拳”。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一打半小时,微微汗,刚刚好。现在又结缘书法,一文一武,一静一动,修身养性,颐养天年,怎不令人喜出望外。因此说,养生,才是张明智学书的初衷;养生需要,才是他以一贯之、坚持始终的不竭动力之源。
为养生而学书,以书法致养生。张明智决心下定后,他又改钢笔为毛笔,变手写体为楷书。自认为,用柔软之笔写出刚劲之字,方为书法正统;从楷书入手筑牢学书之基,才是学书正道。一切从头来,一切按正规办,学就须学好,哪怕再有难,这便是他当时的态度。同时又自立规矩,“不提毛笔不写字,不书正楷不提笔。”又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尚山”;系“上山”谐音,与当时热词“下海”相对,顺嘴而出,但确有崇尚高山的情结蕴含其中,勇于攀登之意更是显露在外。
看行家毛笔写字,真是一种享受。饱蘸墨汁,悬肘行笔,提按有节,收放有度,行云流水,从容自如
……那个潇洒劲,实在让人羡慕。张明智说,可事情到了他这里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只一个“指实掌虚、腕平掌竖”的执笔姿式,就弄得他指僵掌硬腕?i腰疼了。没等这个消停,他手抖的毛病又突显出来。一时间,写字的右手如同患上了“神经官能症”,拿起毛笔就发抖,越不想抖越抖得凶。写出的字更是?}得慌,就像穿单衣站立寒冬雪地,浑身在筛糠。这些都是放下钢笔拿起毛笔的人学书所要历经的,一挺

尚山的书法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actupq736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