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省情礼仪教案
《中国第一古都安阳》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2008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一课
主题:中国第一古都安阳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按教育部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特色的则是地方课程。
省情教育的开设是让学生了解河南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河南省的社会发展等内容,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礼仪教育则对广大中小学生从坐、立、行、语、体态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书法艺术教育可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新科技教育着重向学生介绍影响人类现代生活、有代表性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材料、新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知识讲座内容丰富,
安排有人口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国防教育、禁毒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等内容,着重发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
课前,对72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人对河南了解的太少。因此要开展综合实践数学活动,让学生去经历“探究”,到“应用”。
目标
。
。
评价任务
2对同学的板演情况进行正确判断,并能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
《洛阳牡丹甲天下》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2008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一课
主题:洛阳牡丹甲天下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省情教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会用语言叙述河南省的省会郑州的特点,并能从地图上找出来。
本节课是四年级省情部分的第二课,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是学生进一步了解郑州,走进郑州的关键一步。对河南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郑州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它在全省中的政治、经济地位。
2、树立建设郑州的决心,让我们的省会越来越漂亮。
评价任务
,郑州的交通。
,你能用哪些方法了解他的历史。
教学过程
《七朝古都—开封》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2008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三课
主题:七朝古都—开封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省情教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会用语言叙述河南省地势的特点,能看懂河南省地势剖面示意图。
本节课是四年级省情部分的第三课,加深学生对河南省的认识以及对河南省地势的了解。
目标
1、通过查阅地图,说出河南省的地势是西高东低。
2、会用语言叙述河南省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评价任务
,河南省的地势。
,你能用哪些方法了解他的历史。
教学过程
《中原沃土育“四圣”》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2008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第四课
主题:中原沃土育“四圣”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松琴/曲梁镇下牛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按教育部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构成。凸现各地特色的则是地方课程。
本节课是四年级省情部分的第四课,通过对河南四季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河南省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
目标
,能说出河南省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
2、会用语言叙述每个季节的特点。
评价任务
。
教学过程
《民族兄弟一家亲》教学方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册)》教科书/海燕出版社2008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省情(上
四年级省情礼仪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