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摘要】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理念。然而,由于互联网金融为新生代的金融形式,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监督制度并没有完善。这就造成了当前诸多金融犯罪活动利用互联网为媒介,打着“互联网+”、“新经济模式”、“泛理财”旗号,对大众进行诈骗的活动屡见不鲜,造成的社会不良影响更是巨大。因此,针对当前这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局面,一场对如何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讨论必不可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犯罪防范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业与互联网业的结合,是传统金融行业使用互联网技术手段的全新发展模式。自谢平在2012年明确提出“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业界和学术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和理解存在诸多争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主要为两类:一是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使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的新型融资模式。二是认为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产品销售与获取渠道的创新。同样的是,两种观点均认为互联网金融其本质并没有改变价值交换与信用交换的这一金融本质,但尽管如此,交易的手段与渠道的变革仍会引发新的风险与不确定。

二、互联?W金融下的非法金融活动
区别于传统线下,互联网有更易于传播、覆盖人群广,同时隐蔽性更强等特征,这些特征,给了互联网金融犯罪生长的温床。其中较为常见的非法金融活动主要包括
(一)互联网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向社会公众或集体募集资金。通常分为两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擅自发行股票债券。该类犯罪通常以“保本高利率”、“每月固定返点”,吸引公众进行投资,额度通常较大。更有甚者,假借私募基金进行庞氏骗局,形成传销式的集资、网状式的传播,然而一旦传销结构破裂,犯罪分子便立刻抽资逃离。此前的“e租宝”、“泛亚”事件便属于非法集资范畴。
(二)互联网金融诈骗与信息盗窃
犯罪行为人假借互联网平台拟造投资交易,骗取大众投入个人财产进行操盘,或直接通过电脑漏洞、木马病毒、钓鱼网站等手法,攻击大众电脑或者手机,窃取大众个人重要信息。由于互联网通讯的发展、大众社交习惯也逐渐转为线上,为犯罪行为人伪造身份提供了便利,方便实施诈骗,同时由于第三方支付的普及,个人电脑与手机通常带有银行账户信息,一旦电脑与手机被攻击,大众个人财产安全就会被置于风险之中。

中介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特点,有以下两点:
(1)智能化、专业化。犯罪行为人通常同时具备金融与互联网知识,同时有较强的反侦察能力,能够快速藏密、销毁证据。
(2)犯罪成本低、隐蔽性强,但收益高,危害人群广。互联网渠道的特性是成本低、隐蔽能力高、覆盖能力强。相比于线下金融犯罪,互联网金融的犯罪从出现、传播、到受害人参与操作都有较低的成本,然而相对低廉的犯罪成本,犯罪活动能够通过互联网跨区域、多人数的进行犯罪,收益非常高。
三、防范对策与解决方法
(一)互联网金融企业设立监管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设立是规范治理互联网金融的开始。我国虽然对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设立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管成本与监管制度的考量,并没有具体的监管措施与之配套,纵使许多犯罪行为人以较低的犯罪成本,建立非法集资与金融诈骗企业。对此,监管部门应当首先梳理监管程序,对企业设立时的设立人、设立资金进行控

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