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两面针的研究概况论文.doc中药两面针的研究概况论文
刘华钢, 黄秋洁, 赖茂祥
【关键词】两面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摘要:综述中药两面针的研究近况,探讨了两面针的本草考证、生药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是临床常用中药,.freel nitidum (Roxb.) DC的干燥根。两面针为常绿木质藤本,高1~2 m,幼枝,叶轴背面和小叶两面中脉上都有钩状皮刺,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钝或短尾状,近全缘或有疏离的圆锯齿,无毛,革质而有光泽。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果其成熟时紫红色,有粗大腺点。种子卵圆形,黑色光亮,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于低丘陵地灌木丛中、路旁等向阳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主产于广西、福建、湖南、广东、云南及台湾等地,为传统常用中药[1] 。
2 生药学特征
温尚开[2] 、赖茂祥等[3]对两面针与飞龙掌血、竹叶花椒、蚬壳花椒、拟蚬壳花椒等4种常见混伪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报道了其在性状、组织显微、试管鉴别、薄层色谱、紫外光谱上的不同特征。陈世文[4] 研究了两面针及同属植物毛两面针、椿叶花椒、竹叶花椒、岭南花椒、花椒、刺异叶花椒、拟蚬壳花椒、蚬壳花椒、大叶臭花椒、花椒、青花椒等14种花椒属植物的根,发现两面针与毛两面针形态、组织、薄层色谱等基本一致;两面针与其它13种根的组织中均含有淀粉粒、油细胞、韧皮纤维、草酸钙结晶等,除岭南花椒、青花椒外、其余两面针等12种均含石细胞。薄层检查表明:两面针等14种根均含有木兰同特征。熊泉波等[5] 研究两面针及同属植物青椒等8种果实的形态组织学特征,发现两面针果皮表面油点粗大、凹陷,果皮组织中含橙皮苷结晶,果柄具有非腺毛,气孔向外拱凸等特征。
3 化学成分
两面针的化学成分较复杂,其茎皮、根和根皮中均含有生物碱类、无机元素、木质素类。两面针中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成分,%。两面针分布广泛,药理作用显著。因此,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开始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先后分得生物碱类、木质素类、黄酮类、甾醇类等化合物。
生物碱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两面针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其研究已有很多。日本学者石井水[6]分离得到光叶花椒碱(nitidine),光叶花椒酮碱(oxynitidine),6-甲氧基,氧化白屈菜红碱(oxychelerythrine),去N甲基白屈菜红碱(desNmethylcheletythrine),白屈菜红碱(cheletythrine),阿尔洛花椒酰胺(arnottianamide),鹅掌揪碱(liriodenine),博落回醇碱(onoline),德卡林碱(decarine),氧化特日哈宁碱(oxyterihanine),全缘叶花椒酰胺(integriamide),异阿尔洛花椒酰胺(isoarnottianamide)王玫馨[7]分得6乙氧基白屈菜红碱(6ethoxychelerythrine),N-去甲基白屈菜红碱(Nmethylcheletythrine)
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茵芋碱(skimmianine)。陈元柱等[8]分得二氢两面针碱(dihydr
中药两面针的研究概况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