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缕清风闽北来.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缕清风闽北来
廖俊波
忠诚履职诚大善为官实干显担当
廖俊波,男,福建浦城人,1968年8月出生,1992年7月入党,生前担任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兼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历任邵武市拿口镇镇长、党委书记,邵武市副市长,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主任(正处级),政和县委书记,南平市副市长。2015年荣获“全”称号。2017年3月18日晚,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2017年4月9日,中共福建省委追授廖俊波同志“全省??秀共产党员”称号。
廖俊波同志是南平成长起来的优秀干部,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对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给予高度评价,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廖俊波同志对党忠诚,始终不忘初心、信念坚定,对组织深怀感恩之情。他出身普通家庭,南平师专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也在产业园区等经济建设主战场磨砺过,经受了全面锻炼,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讲纪律、守规矩,执行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态度坚决、毫不含糊。他始终对组织心存感恩,他说:“我从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每一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关心,没有组织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特别是被评为“全接见后,他工作更加勤奋努力了,他多次对家人讲,组织上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唯有加倍努力,才能报答组织的厚爱和人民的信任。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不论在哪个岗位都全身心投入。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挂出的最后一个电话,还在安排部署工作。他把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融入到血液中,把对组织朴素的感恩之情体现在行动上。

廖俊波同志心系群众,始终牢记宗旨、务实为民,在每个岗位都留下好口碑。在政和工作时,他就提出“每年都要给政和百姓一个惊喜”,几年时间,他在群众最关切的脱贫攻坚、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都交出了出色的答卷,全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他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石圳村从曾经的“垃圾村”变成现在的“明星村”;在东涧村,廖俊波一句“赚钱的事你们来干,不赚钱的事我们来干”让村民们至今难忘;他经常到县一中和老师们一起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改变了政和
20多年没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局面。他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他因公殉职后,给群众留下无尽的感念与追忆,不少群众说,“我至今不相信他真的走了!”“都说焦裕禄是好干部,我觉得他就是当代的焦裕禄。”中央媒体采访团一位记者深有感触地说:“工作了15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形,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在接受采访时都哽咽失声、流下热泪。”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廖俊波同志以他真挚的为民情怀,在群众心中树立起了新时期共产党人不朽的丰碑。
廖俊波同志夙夜在公,始终忘我工作、拼闯实干,对事业殚精竭虑充满激情。他工作经历的岗位,不论是拿口镇、荣华山产业组团,还是政和县、武夷新区,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但他始终乐在其中。他在政和任职时,县里的工业园区从破土动工到首家企业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创造了“政和速度”。他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不仅甩掉“省尾”的帽子,还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他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经常鼓励干部“只要是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就大胆去干,有责任我来担”。他在政和首创项目审批“并审联批”制度、对服务入园企业提出“两个不见面”(企业不必与审批部门见面、不必与征地农民见面);在武夷新区推出“派单综合审批包”制度、创新推进武夷软件园建设等,这些做法既脚踏实地,又创新求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他大力倡导“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常年奔波在一线,他在荣华山产业组团工作的四年里,工作用车年均跑
9万公里、日均250公里;在武夷新区工作时,曾经3天跑了4个城市、会见了6批客商,用69天拿下了别的城市1年多都没有拿下的项目;他几十年如一日,舍小家为大家,家人想和他吃顿年夜饭都不容易。4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的《樵夫的“魔力”》一文就是廖俊波忘我工作、苦干实干的真实写照。
廖俊波同志廉洁奉公,始终严以自律、无私奉献,树立了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他把“肝胆干事、干净做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同事们都说,他在领导岗位工作多年,从没听到什么关于他是非的议论。只要“朋友关系”不要“利益关系”是他做人和交友的原则。他到武夷新区任职后公开表态:“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很多企业家说,廖俊波这个人就是引资的“软环境”。生活中,廖俊波始终廉以自守,加班熬夜是常态,却

一缕清风闽北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文档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7-11-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