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行走即教育他者照自我.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行走即教育他者照自我
2017年6月6日下午,刚结束了高三的最后一课,便一路飞奔,直到坐上了永嘉到绍兴的动车,我才确定,我是真的又要去绍兴了。
为什么又去绍兴?
因为绍兴不仅存留了我和夫人的回忆,更是一处能抚慰我灵魂安宁的圣地。每当我内心有许多困惑或者对生活有些迷惘而郁结不畅时,我总愿意让自己靠近它。
对于出门旅游的人们来说,每到一个景区,总会被人告知,哪些景点是必去的。而在我看来,没有任何景点是我必去的,我必去的,一定是我内心想去的。
每次去绍兴,去的景点都不是很多,但鲁迅故里、青藤书屋、沈园却是必去的。而这次,我只是为了重游鲁迅故里和青藤书屋。
6月7日下午,骤雨初停。
鲁迅故里的天空,有些阴暗;
鲁迅故里的石板,有些潮湿;
鲁迅故里的游客,有些稀寥……
我以为这便恰到好处了,鲁迅先生的世界,本该如此――深沉静默。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的,鲁迅先生是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鲁迅深味了人间的冷暖,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倘若换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游人如织,贾坐商行,在这样的喧嚣与热闹中,我们又将如何走近鲁迅先生的世界?

我暗自庆幸,能有这样的幸运,避开了热闹的人群,可以一个人游走在鲁迅故居,并不断拍下一些更有价值的照片。鲁迅故居里,偶有个别游客经过,也不大声喧哗,我们共享了此刻难得的宁静。
鲁迅故居大堂两边,各有一个展览室,左边是周作人,右边是周建人。参观完之后,我突然对他们的长相产生了兴趣。正所谓相由心生,同为兄弟,鲁迅和周建人极为相像,脸型同样的瘦削,眼神同样有光彩,看起来都是那种在骨子里有些顽强和倔强的人。但周作人却明显不同,他的脸型显得圆润,眼神里似乎带有些许淡漠和自私。据鲁迅母亲鲁瑞说,周作人“从幼小时期,一直受到大家的照顾,养成了他的依赖性,事事要依赖家里人,特别是依赖老大。他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在他的心里,家里的事都要由老大负责,与他无关,他比较自私”。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鲁迅在《呐喊?自序》里如是说,也因此走了“异路”。
走了“异路”的周树人,终于变成了“鲁迅”,也扛起了这个家,并为周作人和周建人开辟出了一片天地。可惜,最终周作人还是有些“昏”,和鲁迅分道扬镳了。但周建人没有,他至死都在感激鲁迅为这个家,为他所做的一切,他永远记得大哥的教诲!
记得钱理群先生曾说过,当我们处于人生顺境的时候,我们可能很难理解鲁迅。我一直记得这句话。这些年,也突然感觉到了内心的绝望,也感觉到了“这寂寞又一天一天地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于是,又走到了鲁迅故里。
“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就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
我唯一自觉能和鲁迅先生一致的,就是这样的立场。可以说,我有大部分的痛苦根源,正来自于此。
天大地大,只有鲁迅先生能给予我勇气和力量!
我静静地在鲁迅先生的卧室前站定,靠近“鲁迅故居”匾牌,请人帮忙留了个影。也许以后,特意再来这里的机会,总是极少的,但有了这张照

行走即教育他者照自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文档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1-23